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这句话中“‘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具体指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答题。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日的阳光

王忠范

    ①公共汽车到了莫顶草原的哈达站,我和诗人老许下了车,四下一瞅,傻眼了。这里除了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站牌以外,其他别的什么都没有。被冰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草地一望无际,空旷而又寒冷,我们俩像离群的黄羊觉得孤独无奈。

    ②我们俩是来访问马头琴手官布的,知道他住在腾克村,但公共汽车来到这里,却找不到去腾克村的路,这时一阵马蹄声落到跟前,一位身穿红色蒙古袍头系红色棉头巾的蒙古姑娘跳下马来,站在那里好似雪原上坚韧的一棵红柳。这姑娘是去镇里买砖茶的。她说看我俩像掉了腰子的儿马子(公马)耷拉着脑袋,就知道我们有困难了。我说我们要去腾克村,她说腾克村离这不到六十里地,但在雪原上步行走到黑天也不能到达,一旦迷路了或者碰见狼,那就更危险了。她瞅瞅我们一笑:“你们二位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回去套个马爬犁送你们去腾克村。”老许说那不把你的事给耽误了,她回头丢下一句话:“没关系,不管谁到了草原都是蒙古人的朋友,总要友爱相帮。”姑娘红袍子的影子和火热的话声犹如一缕阳光撒进我们的心灵,在寒冷的冬日让人更觉温暖。

    ③没有多长时间,那位蒙古姑娘就回来了,赶着一匹马的爬犁。我和老许坐上铺着羊皮的爬犁后,姑娘从蒙古袍的前襟里掏出一瓶白酒,说抿两口吧,会有热乎劲儿的。她一摇鞭子,马便撒开四蹄飞奔而去。雪野的前面还是雪野,一派空旷和单调的雪色,看不见炊烟、畜群,连骑马的人影都没有。姑娘回过头跟我们说:“歌声能填充这个冰雪世界。”她亮开嗓门唱道:“跟随太阳奔跑充满希望,蒙古人的歌声豪壮响亮;心胸比大草原广阔,身上披着灿烂的阳光……”她说她最喜欢这首草原民歌《冬日的阳光》,这首民歌草原人几乎都会唱。姑娘的歌声挺好听的,像冬天的一支插曲,伴着阳光流进我们的心里。说话间,奔跑的马猛然停下来,站在那里打响鼻。姑娘仔细一瞧,指着前面小山上厚厚的雪帽子对我们说,马看出来了,山上的雪楞子忽忽悠悠,容易发生雪崩,不能前行了。我们立刻掉转马头,绕道而行,飞速远离。走出不远,就听到轰轰隆隆的一声巨响,真的雪崩了。老许跟我说如果就咱俩走这条路,那可惨了。我们看着坐在前面的蒙古姑娘,目光里尽是感激。

    ④穿过一片红柳林,前面出现一个雪坑,雪坑里有头牛犊子,四条腿被雪埋住了。姑娘说这牛犊子准是逃群掉进了雪坑,收群时又没找到它。她说腾克村离这不远,这牛犊子一定是腾克村的,咱们给救上来吧。她跳进雪坑,我和老许也下来帮忙,扒开一层层积雪,又前拽后推,终于把牛犊子拉了上来。牛犊子扬起脑袋望着我们,接连叫了几声,像是感谢。姑娘说,马驹子撒欢,牛犊子叫,好吉顺呀。我们的爬犁跑在前面,牛犊子在后面追,落远的时候,姑娘就每隔一二里地在雪地插上一把绿色干草。她说,牛犊子认识草,它会沿着草的路标找到家的。

    ⑤到了腾克村的官布家,蒙古姑娘喂喂马,自己喝了碗奶茶就要往回走了。我拉住她:“姑娘,把名字告诉我吧。”“娜仁。”官布对我们说:“娜仁就是太阳的意思。”我说娜仁姑娘你让我们感受到冬日阳光的温暖呀。她一笑赶着爬犁走了,红色蒙古袍在雪原上飘飘闪闪,像燃烧的彩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偷偷种地的母亲

徐立新

    ①母亲年轻时曾动过三次手术,虽然都是些小手术,但过去镇上医院里的主刀医生,医术实在是非常有限,因此落下了不少后遗症,其中之一便是变得特别的怕冷畏寒。对母亲来说,一年之中,最难熬的便是冬天,因为严寒的侵入,她的身体会出现出各种不适——嗓子整日发痒、关节昼夜疼痛、腰酸背又痛,双眼总流泪……看过不少医生,但都未能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只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保暖,尽量少外出,避风寒。

    ②可乡下的老屋年久失修,又高又大,冬风随时能从破损的墙缝里直灌而入,呆在里面如同呆在一个冰窟里,根本无法避寒,而母亲又不愿意来城里跟我一起住。无奈之下,我在镇上给母亲买了一套新房,并赶到冬季到来之前将其装修好,然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③新房的保暖效果很好,加之又安上了取暖器。我想,这个冬天,母亲住在里面一定会舒服很多。

    ④元旦前夕,我出差有事路过老家,便趁机去镇上看看母亲,可却发现她不在新房里。邻居们说,他们平时很少见到母亲,我心中生疑,赶紧朝乡下的老屋里赶。

    ⑤但母亲也不在老屋里,向村子里人打听,他们都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说不知道。后来才有人告诉我:“你去野圩上看看,你妈应该在那。”

    ⑥冬目的野圩上,一片萧瑟和苍茫的景色,非常的阴冷,寒风无遮无挡地吹得我浑身直发抖。远远地,看到了一个人,我一下子便认出那是母亲,因为她身上穿的那件又重又厚的旧棉袄,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从我记事起便记得每年的冬天,母亲都会穿着它。一晃30多年过去了,那件棉袄早已不保暖了,可母亲居然还舍不得扔掉,依旧将它穿在身上。

    ⑦“妈,这么冷的天,您跑到别人的地里干啥?”走近后,我疑惑地问手里拿着一把锄头,正在翻地的母亲。

    ⑧我的突然突现,似乎让母亲惊慌了一下,但她马上恢复了平静:“我看看有没有他们挖丢的红薯,翻点回去吃。”

    ⑨“难道您不怕冷了吗?想吃红薯我去镇上帮你买。”我对母亲责怪道,然后不由分说地拉着她便往回赶。可到了镇上,母亲又死活不让我给她买红薯,让我有些纳闷。

    ⑩直到回城后,堂哥给我打来电话:“有一件事,我觉得还是得告诉你。”

    ⑪“什么事?”我忙问。

    ⑫“就是你妈一直都在老家里种地,根本没在新房里住。”

    ⑬“不会吧,”我惊讶不已,“每次回家,我都明明看到我家的地都荒在那,里面根本没种东西呀。”

    ⑭“是没种你们自己家的地,可她种了别人家的呀。”堂哥说,“她种了十几亩别人的地!小麦、油菜、红薯、瓜果,啥都种,然后拿到镇上去卖。”

    ⑮堂哥告诉我,由于我坚决不让母亲种地(我曾生气地将她种在自家田里的麦苗全部拔掉),于是她便想出了一个糊弄我的办法,偷偷种起村里外出务工人家的地,而且反复对大家交代,一定要替她保守秘密,不要让我知道她在偷偷借地种。

    ⑯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每次回家,母亲总能将我车后备箱里塞满老家的各种土特产,并谎称要么是乡下亲戚们给的,要么是自己从镇上买回来的。

    ⑰母亲有严重的关节炎,走路时很不方便,我无法想象她独自一人,在地里翻土、播种、施肥、锄草以及收割时的艰难。

    ⑱母亲已是近70岁的老人了,早到了该颐养天年的阶段了,可她却骗我,偷偷在冷风中劳作。母亲怕冷,可她却不愿意待在暖和的新房里,非要出来自食其力。她是不想给我这个儿子增加负担呀,因为母亲曾无意间跟我说过,活在世上一天,就要干一天的活,她是不会呆在家里吃闲饭,拖累我的。

    ⑲这就是母亲,纵然十分的怕冷畏寒,但年迈的她依然敢站在冽冽的寒风之中,挥动锄头,靠自身的气力,向大地讨一口饭!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4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                       , 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