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
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21·cn·jy·com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一:以下是“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名称 |
得票数 |
所占比例 |
1.广州 |
5863 |
37.4% |
2.武汉 |
8148 |
52% |
3.南京 |
878 |
5.6% |
4.上海 |
117 |
0.7% |
5.北京 |
461 |
2.9% |
材料二: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与此同时20世纪初,大多数中国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同时认为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就是文明、开化。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各种不平等条约并没有被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