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绣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2月调研试卷

修改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51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 1. 《这才是晚清》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材料中的“大变局”指:(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 .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 2.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
    A . 武汉 B . 南京 C . 沈阳 D . 上海
  • 3. “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同盟会 B . 国民党 C . 兴中会 D . 共产党
  • 5.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下列对其窃取过程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袁世凯威逼清帝退位 B .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C .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 .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6.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 . 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 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C . 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D . 一次维新改革运动
  • 7. 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
    A . 民主 B . 科学 C . 爱国 D . 进步
  • 8.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南昌起义 D . 北伐战争
  • 9. 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汀泗桥战役 C . 秋收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 10.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
    A . 城市领导农村C.城市武装起义 B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1.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鹰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 . 四渡赤水 B . 遵义会议的召开 C . 三大主力会师 D . 飞夺泸定桥
  • 12.  “看那尸山血河般雄壮的,多少烈士用鲜血铸成的钢铁意志,一场场厮杀,一座座丰碑。一时间没有了军阀割据,没有了党派争端,只有民族荣辱和国家兴亡。”以上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次战争:(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北伐战争 D . 抗日战争
  • 13.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图片所示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卢沟桥抗击日军 D . 占领“总统府”
  • 14.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九一八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③②①
  • 15. 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战役时间

    指挥者

    消灭日军

    所属战场

    重大意义

    1938年春

    李宗仁

    一万多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A . 台儿庄战役 B . 徐州会战 C . 百团大战 D . 淮海战役
  • 16. 1945年,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
    A . 中共一大 B . 五四运动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 17.  下列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形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美国政府积极促进中国国内和平 B .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早就制定了发动内战的方针 C . 广大人民迫切期望国内和平 D . 中共希望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 18.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内容属于大纲规定的有(   )

    ①减租减息政策 
    ②实行耕者有其田        
    ③没收地主的土地        
    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9.  在解放战争中,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获得解放是在(   )
    A . 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 B . 辽沈战役胜利后 C . 淮海战役胜利后 D . 平津战役胜利后
  • 20. 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

    ①挺进大别山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二、非选择题(20分)

  • 21. 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的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在当时的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2) 图二中的“彭大将军”正在指挥哪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意义?
    (3) 请说出图一和图二两幅图反映的史实与图三情景之间的关系。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材料二

    (1) 材料一中的“三个胜仗”指的是什么?毛泽东所说的“值得”指的又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3) 除了西柏坡之外,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的圣地还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