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写作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小作文。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第二段冒号之后续写一段文字。

要求:⑴字数不少于130个字; ⑵内容要写得合情合理,而且要与给出的文字衔接、对应。

我们应当喜欢青年人,因为他们好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你看: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最少保守思想,敢想敢干,勇于创新;而且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什么困难也吓不倒他们。但是,他们也有弱点,这就是他们往往急于求成,做事浮躁,甚至蛮干。这一点我们应当警惕。(第一段冒号之后共110个字)

我们也应当喜欢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比之青年人,有他们突出的优点:

举一反三
小作文:把这篇特写改成一则短小的消息

跳水天后续写传奇

    2000年9月28日,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女子单人3米跳板跳水决赛正在进行。

    中国运动员在女子单人3米跳板跳水项目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决赛开始时,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郭晶晶领先分数最高的外国选手17分之多。另一名中国选手伏明霞则是此前两届奥运会冠军的得主,但她毕竟退役两年,2000年3月份才进入国家队集训。此番竞技,究竟二人谁能“折桂”?

比赛开始了。郭晶晶先跳。走板——起跳——向内翻腾2周半——入水,107B完成得很好,郭晶晶获得了72.54分。轮到伏明霞了,只见她略微舒了一口气,随后便沉着地开始走板,也是107B,但她只得了64.17分。

伏明霞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泳池对面的大屏幕,或者是根本没在意自己和郭晶晶之间的得分差,只见她波澜不惊、镇定自若、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动作,前四跳的动作与郭晶晶完全相同:第二跳伏明霞获得了74.70分,与郭晶晶的比分差距缩小一些;第三跳,伏明霞跳出了全场最高的80.10分,与郭晶晶的比分差距缩小了15.3分;第四跳,伏明霞的比分开始反超郭晶晶。

最后一跳,郭晶晶的起跳和打开都不是非常理想,而伏明霞,旺盛的比赛气势让她最终以全场第一高分77.43分锁定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

    从泳池出来,伏明霞与教练蒋克顺相拥而泣。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很多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人兴高采烈地展示手中的五星红旗,他们惊讶于伏明霞的跳水技术,他们感谢中国代表队奉上的精彩“表演”。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悉尼奥运会游泳馆再一次冉冉升起时,伏明霞笑了。美国《时代周刊》把她作为封面人物,以“世界最迷人的笑容”加以赞美。

理解亲情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A.____(熬过 度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B.____(肆意 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