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同步练习
悲悯情怀①最高尚的情感。它宽广有容②平和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与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如③山羊兹拉特④中,作者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境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山羊⑤《礼拜二午睡时刻》里,母亲的镇定坦然与神父的关切之语,显示出的宽容和慈悲,超越了世俗与道德的藩篱,令我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丝暖意。
材料一:香港实业家邵逸夫遍撒爱心,在全国各地校园捐建逸夫楼;田家炳楼也几乎遍布了全国校园。学校接受企业捐资助学,并附以校园楼馆等冠名权作为对捐资者的感谢,几成惯例。
材料二:在海外,不乏冠名楼宇。美国耶鲁大学赫赫有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就是以美国慈善家、耶鲁大学重要的捐助人约翰·威廉·斯特林的名字命名的。
所谓慎微,是指注重小事,于细微处自省自律。古今凡有作为者,无不始于慎微,成于慎微。唐德宗时,陆贽官居宰相,他为官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更不用说是贿赂。(甲)唐德宗认为陆贽“清慎太过”,便给了他一道密谕,大意是:你对他人的馈赠一概拒绝,“恐于事无益”,像马鞭、鞋靴之类小物件,“受亦无妨”。(乙)陆贽并没有“奉旨”受贿,在他看来,“鞭靴之贪”的念头可不能有——倘若受贿的口子一开,便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他清楚要遏制贪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关口前移,把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陆贽这种慎微的律己态度,让后人肃然起敬。(丙)“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深切训诫。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 ① ?
其实,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在无雨的夜晚,地表散热迅速,导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即空气中水分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以下,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便会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草叶、树叶等物体表面,这些小水珠就是露。 ② , 霜的形成条件更为苛刻。夜晚来临,当地面温度由0℃以上降至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成固态的白色冰晶,这些白色冰晶就是霜。
从气象上看,露和霜的形成机制大体相似。二者的差别在于,当地面温度高于0℃时,转化为露;低于0℃时,凝华为霜。 ③ , 其实就是物理现象中的液化与蒸发、凝华与升华过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