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以及如何变化,小明按如图所示完成,如下实验。

    (1)实验原理:1;这种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属于2(选填“直接”或“问接”)测量方法。
    【答案】
    (2)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和1
    【答案】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1cm,vAB2m/s。
    【答案】
    (4)测量时若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将会导致AC段平均速度1(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1,理由是2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3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应该选择{#blank#}1{#/blank#}(填“乙”或“丙”)所示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blank#}2{#/blank#}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blank#}3{#/blank#}(选填“不变”、“变大”或“先变大后不变”)。若测得纸锥在的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 则A、B两位置间纸锥的平均速度为{#blank#}4{#/blank#}

    (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纸锥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取三个形状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纸锥并编号为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2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5{#/blank#};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4)对于图2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