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誓做中华之主人

    周恩来12岁那年,进了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周恩来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对周恩来影响很大。

    1911年暑假,家在沈阳郊区魏家楼子的同学何履祯,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魏家楼子南面沙河的南岸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的战场。何履祯的爷爷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私塾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这位老先生在烟龙山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村里的房子被俄国兵放火烧了,乡亲们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亲就被俄国兵活埋了。何老先生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

    何老先生还和周恩来对对子,他说了上句:“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想了想,对了下句:“誓做中华之主人。”

    何老先生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

    周恩来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激发了他“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伟人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这鸿鹄之志。

(1)、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有哪些?在文中用“”画出来。
(2)、读到“鸿鹄之志”这个词时,你会想到哪个词?(    )
A、雄心壮志 B、专心致志
(3)、对对子:不为列强之奴仆,
(4)、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向12岁的周恩来学习什么?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蒿笋的吃法很多,______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______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______香浓味鲜,美味可口,______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住与忘记

①我的妈妈(不仅  因为)是我的妈妈,也是我的朋友。上学的时候,班里发生什么事,同学之间的相处,我都会讲给妈妈听。她常常教育我,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②长大工作后,与单位同事相处产生矛盾,我也会讲给妈妈听,她经常规劝我,做人要宽容,来化解我心中的怨气。

③有一次因为与一位素日要好的同事发生矛盾,(所以  而且)冲突很厉害,我觉得对这位同事帮助很大,他不该以怨报德。妈妈一直耐心做我的思想工作,可是这一次有点想不通。

④妈妈在大学里做过学生的政治辅导员,她默默地注视了我一会,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⑤说在阿拉伯有位著名的作家叫阿里,他与朋友吉伯、马沙三人外出旅行。三个人在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一不小心差一点失足滑落山谷,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除,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救命之恩,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周刀刻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教了马沙一命”。

⑥几日后来到一条河边。吉伯和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怒之下打了马沙一记耳光。马沙控制了自己,没有还手。他跑到沙难上,用力在沙汉滩上写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记耳光。

⑦这次旅行结来后,有一天,阿亚【   】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被救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回答说:“            。”

⑧请完这个故事,妈妈【   】对我说:“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即使是和你最好的朋友。我们应该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处,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学会理解和宽容,你才会慢慢长大,你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小时候,我喜爱栽花种草。每年春夏,我家小小的院子总是被我装点得①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 散发出阵阵清香。然而,最初的三次种花经历却让我终生难忘。

    那年初春,母亲向邻居要来一把向日葵籽,准备种在田间地头。我突然也想在院子里种上几棵向日葵,便趁机向母亲要种子。母亲吝惜地从手里捏出几颗向日葵籽,对我说:“你先种上一颗试试。”我便郑重地在院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于是,每天早上一从床上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院子里,在我埋下种子的地方双膝跪下,身子趴下,眼睛几乎贴着泥土,看看那一小块地面是否已经开始隆起。然而一直等了五天,地面仍然纹丝未动。我终于等不及了,刨开泥土,却发现种子已经霉烂了。母亲捡起那颗再也不能发芽的“种子”,说:“记住!播种之前首先要选好种子。”我点了点头,挑选了一颗饱满的种子又埋入泥土里。

    这一次,我比上一次更急切,每天几次地观察。三天过去了,我终于发现我整天②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的那块地面裂开了一条小缝,我想肯定是我的种子要破土而出了!果然,一棵嫩芽正在新奇地向外张望!我轻轻地用一根小树枝撬开土盖,帮它破土而出!然而令我难过的是,太阳一晒,它便萎蔫了。母亲摇了摇头说:“孩子,你太心急了!一颗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凭的是自己的力气啊。”

    我又第三次种下了一颗种子。这次我把种子深深地埋入土里,耐心地等待起来。我足足等了十天,地面仍然没有丝毫反应!我疑惑地一点点刨土,发现了一棵粗壮的根苗——因为埋得太深,它蜷缩在一起,像个侏儒一般!颜色也已发黄发黑。母亲叹息道:“没用了,埋得太深,太久了。”

    后来,我终于种出了自己的幼苗,也终于收获了满院的芬芳!

    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