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选修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同步练习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陵野老:即“诗圣”杜甫。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B、王维诗中有画,请你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C、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D、《声声慢》一词中,既有词人与当时人们所共同感受的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愁,又有个人所独具的晚年丧夫、没有子女、孤苦寂寞、辛酸艰难的生活体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超越性文化,讲究言外之意,境外之境,味外之旨。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传统的礼乐教化就是一种强调超越性的、提升境界的教育。《礼记》所记,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行天下”。这里的“五至”指志诗礼乐哀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而“三无”则指超越性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其实,“境界”一词原为佛学用语,意即个人意识所达到之处,近代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修养与事业的“三境界”,突显“境界说”的美育意蕴。丰子恺则明确将“境界说”运用到艺术教育之上,认为人生犹如三层楼即三重境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精神生活要以艺术为主,距离灵魂生活最近。冯友兰则在《新原人》中提出从“自然境界”经“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的“人生觉解论”,进一步完善“境界说”。不仅美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更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最具精神与情感力量,与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形成不可或缺的互补。美育的境界提升作用有助于我们抛弃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将精神、情感与心灵的塑造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之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