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工商皆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举一反三
15、16世纪东西方文化同时出现推陈出新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第36条: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第86条: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拉苏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呢?约束滥发特许,为死者举行弥撒、朝圣等;废除野外小教堂;减少教会节日……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材料三学者在比较王阳明和马丁·路德时,主要有以下观点:①王阳明的学说,突出人的地位与主观能动作用,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确有一定的道理;②就王阳明学说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度广度而言,远远不及同时期马丁·路德及其引发的宗教改革。

——据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整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遗,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孔子便是这种思潮的代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当历史向前演进,有识之士不能不想到,本土思想与佛教相比,自身有一些弱点、不足,例如,佛教讲祖统,禅宗最讲祖师法裔继承关系,.而中国儒家没有这样的统绪。中国儒家谈“人道”,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但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 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