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②。’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有所阙⑤,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选择。⑤阙:同“缺”。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范仲淹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小语在做范仲淹的专题探究时发现司马迁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认为“文正”是谥号之顶级。因此,小语号召同学们对“范仲淹为何能谥号‘文正’”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政治成就】

范仲淹自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后,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政治抱负奔波,更是因直言进谏而“四起四落”。请阅读下面材料,感受范仲淹的为政情怀。

【甲】仲淹以进士解褐 , 为广德军司理 , 日抱具 , 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临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辩论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

(仲淹)服除 , 至京师,上宰相王曾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 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馆职。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节选自司马光《涑水纪闻·卷十》)

【乙】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之意,厥声或。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 虽死而告,为凶之防。 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 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节选自范仲淹《灵乌赋》

【注释】①解褐:进入仕途。②司理:主管狱讼的官职。③服除:守丧期满。④仆:倒下。⑤鞠:养育,抚养。⑥孔:很。⑦臧:好,善。⑧俾(bǐ):让。⑨《灵乌赋》:当时范仲淹被贬饶州,梅尧臣以乌鸦为喻劝范仲淹不必直言取祸。范仲淹作此篇借乌鸦之言答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