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一)

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②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2)、填空。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3)、请将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写下来。
(4)、读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理解。

①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

②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5)、短文中5、6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zhēng  zhèng)扎,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突然,从一条街道中间的废墟中传来丧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苏军与德军正在街道的两头对射,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军士兵奥沙罗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站起来径直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都对准奥沙罗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也停止了射击。奥沙罗夫安静地走到小孩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此时,整个街道一片安静,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当奥沙罗夫把小孩抱进掩体,并把小孩放下时,双方的枪声再次响起,奥沙罗夫随后被一发子弹击(zhōng  zhóng),送进了战地医院。

    第二天,奥沙罗夫解救小孩的全套康片被印在传单上,标题是《柏林,请停止枪声》。许多柏林市民看到传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许多化装成平民的德国士兵也交出武器。奥沙罗夫成了大英雄。记者问奥沙罗夫,为什么敢在枪林(tán  dàn)雨中站起来,奥沙罗夫说:“爱,会让枪声停止。”然后,他流着泪讲述(xiān  xiǎn)为人知的故事:

    那一年,德军攻进莫斯科,同样遭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在一条小巷里,几个德国士兵正警惕地举着枪小心地向前推进。突然,前方传来一连串汪汪的叫声。他们循声找过去。一只小狗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少年的脸。少年惊恐地看着几个德国士兵,用手指了指小狗,然后又摇了摇头。德国士兵明白,少年是在乞求他们不要杀小狗。小狗依然不停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德国士兵也明白,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几个德国士兵沉默了许久,绕过少年和小狗向前方走去……那个少年正是奥沙罗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