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宇宙里有些什么》同步练习

请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②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雷雨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落地,飞机到底怕不怕雷电?
        ②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飞机上是没有避雷针的,避雷针是用在地面建筑物上的,其原理是将空中雷击产生的电流,通过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引向大地,就好像三项插头的“地线”概念,从而避免在城市的地面遭到雷击。
        ③与此同时,飞机外部结构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如果遇到雷击,飞机就是一个短路的路径,虽不会直接伤害机内人员,却很可能损坏飞机上的电子设备以及结构,对安全造成影响。
        ④由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无法接地,因此,飞机要做的是防雷,而不是避雷。
        ⑤具体而言,在每次飞行前,飞行员都要了解航路各段的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绕飞路线,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与强雷电做正面接触;在空中飞行时,飞行员也会通过气象雷达来观测航路上的天气状况,总之,面对雷电天气,对策就是一个字——躲。如果飞机还没起飞,当然就不去冒这个险了,至于到达航班,一般情况都会选择备降,还是那个字----躲。
        ⑥但在雷电天气以外,当飞机在云层中飞行,还会跟空气、云层摩擦产生电荷,而当电荷积存达到一定值,也有可能形成雷击,这时候就要用上安装在飞机主翼或尾翼尖端处的“静电释放器”,大家一般称为放电刷,其原理是,当雷电产生的电流通过飞机,又或是飞机因空气摩擦而带静电,电流就会瞬间通过放电刷释放到机身外,这样,在导体效应的作用下就不会形成高能量的电能聚集释放这一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乘客坐在客舱里是安全的,因为客舱跟机身外壳是绝缘的。
        ⑦放电刷也是飞机上的仪表电子设备的“保护伞”,通过随时放掉机身上流动的静电,避免飞机的通信导航受到电磁场干扰而影响飞行安全。一般现代民航客机上的放电刷都有10个以上,但也有很多小飞机是没有的,因为这些小飞机的体积小,机身上的静电很小,直接就由机身释放出去了.此外,飞机防雷还体现在飞机的重要设备都做了加固,比如油箱外壳的加固以及绝缘,而航电设备的位置也是经过精确评估测算出来的,目的在于即使飞机遭到雷击,造成的损伤也不会是致命的。
        ⑧但话又说回来,放电刷的释放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飞机被高能量的雷电击中,而放电刷又不能在瞬间将这股能量释放掉,就会产生电阻效应,很可能发生机体被击穿的危险,甚至造成恶性事故。所以说,飞行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最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天气状况,及时绕开危险。                                 

                                                                                                                                                                                                                                        【南方周末】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微妙的头发
①人们都有一头密密的头发,黑色的、金色的、褐色的,但很多人却只知道它与生俱来,不知道它生长的秘密、奇妙的特性、蕴含的丰富成分和非常广泛的用途。
②一般人有10万根头发,其生长速度为3天1毫米。人每天落发50—100根,同时又有大体相同的新发补充。头发含铜、铁、镍、钛、钼、铝、铬、锌、铅等14种元素,耐腐蚀,同等截面承受力为钢的1.25倍,200多根头发编成的辫子可吊起20吨重的物体。英国广播公司一次“创纪录”节目中,潘蒂兰小姐的一根头发竟承受了177.18克的拉力。人发拉断前可延展20%—30%,上述性能都是其它纤维难以具备的。
③在著名笔乡——日本广岛熊野町,头发被用以生产品种繁多的毛笔,其中最珍贵的是用新生婴儿头发制成的“胎毛笔”,每支售价一万至二万日元。设计师玛萨·海斯女士别出心裁用人发精编成各式时装,最低的售价也高达2.5万美元,有人甚至愿出百万美元高价认购其中的精品。
④直径60—70微米的每根头发,含有18种氨基酸。用毛发提取合成的精氨酸、胱氨酸已临床应用于医治肝炎及各种脱发症,组氨酸可治疗消化道溃疡,脯氨酸可治疗高血压,赖氨酸为儿童身体发育所必不可少。在捕鲸受到严格控制后,人发已日益成为生产氨基酸的重要原料。日本与印度不久前协定,在印度投资建造一座加工厂,年消耗1200吨毛发,产出80吨胱氨酸、24吨酪氨酸和1400吨含氨基酸的干粉,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加工、化妆品和饲料工业。我国不少地区用人发作原料,制成初级产品出口创汇。
⑤最近几年,科学家又发现人发中含丰富的黑色素和角朊,是制造防晒油的高级原料。目前用人造原料制成的防晒油易引起皮肤过敏,而以人发为原料不仅不会造成过敏,还具有吸收紫外线光谱范围广、在强烈光照下不会变质等诸多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头发还将不断以更新的面貌,为世界提供巨大而奇妙的资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碘盐是否会导致甲状腺癌
①通过流行病统计调查,有学者认为,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使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二者之间可能有一定关系。因为,随着人体在足量碘或高碘状态下持续食用加碘食盐补充碘的摄入量,1999年以后,确实有一些问题出现了。我国生活在高碘地区的人口约为3098万,国内一些沿海地区省市如辽宁、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甲状腺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被认为与补碘过量有关;我国高碘地区的河北省黄骅歧口乡,甲状腺癌患病率显著高于国家的平均患病率。
②国外也有类似报道,澳大利亚自1963年实行全民加碘食盐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由每年的3.07/10万上升为7.8/10万,研究者认为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增加与碘摄入量增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美国科学家在高碘地区夏威夷和爱尔兰,对甲状腺癌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定量测定海产品碘的摄入量发现,过多的碘摄入对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妇女是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报道一致认为,无论高碘地区还是适碘地区,女性,特别是处在生育期的年轻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且远远高于男性。
③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数肿瘤都呈上升态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仪器、技术的广泛使用,如甲状腺闪烁显象,超声和细针活体组织检查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另外,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迄今并不清楚,发病因素较多,与遗传、自身免疫、吸烟饮酒、精神状况、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因此,单纯从碘盐一个因素研究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是不够的,也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印度打“象的”

刘润生

       ①马是人类的传统交通工具。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骆驼可以当“车”用;而在印度,大象可以当“的士”用。

       ②如果说我们乘坐出租车为“打的”,那么在印度,乘大象出行也就是打“象的”了。在斋浦尔,很多人,特别是从山下前往山上的琥珀堡游览的外国游客,基本都打“象的”。

       ③与站在路边随便就可以拦到出租车不同,打“象的”需要到“象的”车站。“象的”站与大象一般高,乘客需要爬到高高的“象的”站排队。轮到的乘客,就直接盘起右腿,从站台坐到象背上。

       ④“驾驶”大象的人被称为“象夫”。象夫叉开双腿坐在大象头颅上的方形坐垫上。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两名乘客(不包括象夫)。乘客的座位是一个长方形的藤椅,用绳索紧绑在大象背上,其中3面有安全护栏,前面是一根可以自由活动的链条,在乘客上下“象的”时拉上或解开。座位外侧有一块牌子,上面有编号,这就是“象的”的“车牌”了。

       ⑤“象的”走得慢,但走得很稳重,这刚好符合游客们休闲观光的目的。正因如此,“象的”也从来没有超速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象的”司机喝酒,也不会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毕竟大象是活的。

       ⑥实际上,除了“象的”之外,要到山顶琥珀堡的游客也可以选择游览轿车,这就快得多了。只不过,也就没有机会领略“象的”上特别视角下的“象背风光”了。与街上印度的红男绿女相对应,大象身上也是披红戴绿,装饰十分艳丽。

       ⑦那么,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要知道,大象在印度可是令人敬仰的“国宝”。所以,轿车一旦在公路上遇到“象的”,只能乖乖地给大象让路。更何况,“象的”还有象夫“驾驶”,一路上更加通畅无阻。

       ⑧不过,并不是随便一头大象就能胜任“象的”的。专门训练大象的象夫才能把野生象驯化为“工作象”。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一头被象夫驯化的“工作象”,至少能够牢牢记住40个来自象夫的指令,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也保证了“象的”行驶的安全。

       ⑨据统计,印度大象的平均寿命一般为75岁,也有高达100岁的“老寿星”。因而被象夫训练后的“工作象”,都可以为主人赚取几十年的收入。成年的大象身高往往高达3米,重量达到四五吨,力气巨大,驮3个人对它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和食肉性的狮子、老虎等不同,拥有如此庞大肉身的大象却以素食为生,只吃嫩叶、嫩竹、野果、野草、野菜等。

       ⑩印度大象温顺而耐劳的形象,给外国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一位德国旅客在乘完“象的”后说“印度象比印度人给我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杨先碧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一一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成,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文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