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吴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都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于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节选自《过庭录》,有删改)

(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后贻祸

②正患无隙以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把酒风            执策而 B、潇湘            初狭,才通人 C、则有国怀乡        游人而禽鸟乐也 D、进亦忧,退亦忧    日更定矣
(3)、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

(4)、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简述写作缘由,“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流露出作者对滕子京政绩的赞赏。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古仁人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进退之间,皆是为百姓着想,为君王担忧。
(5)、请联系【甲】【乙】两文,概括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并说说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举一反三
阅读《贫寒是凛冽的酒》一文,回答第1—4题。

贫寒是凛冽的酒

①是在我小学毕业时,父母带我来北京玩,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问一个捡瓶子的人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那人说两千。所以父亲说,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捡破烂都能活。因为父亲的工资当时才八百。虽然说那时算是处于公务员下海浪潮的尾声,可父亲以优异的业绩炒了公家的鱿鱼,还是震动乡县,以至于我们那个县盛传着谣言说父亲是到北京来贩毒的,否则没法解释。

②可实际上,我们初来乍到,连暖气都烧不起,每天是要砸冰出门的,因为晚上呵出的水蒸气会把门死死封住,这个恐怕很少有人体验过吧?第二年更是穷得过年只剩两百块钱,连老家都回不去。

③但终究没饿死嘛。我母亲说北京人傻,吃鸭子就吃皮,留下个那么多肉的大鸭架子才两块钱一个,所以母亲就买鸭架子给我吃,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母亲说,当时看着我蹲在门口能吃下一整只,她特别开心,但也总后悔说那时候没给我补好,害我个头没有长得像舅舅那么高。

④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

⑤当年住过的小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语不得不用的步步高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了饭总能围着它唱歌录音。

⑥还有一次我踩翻了凉在电饭锅里的开水,烫了一脚的泡,母亲抱着我一个劲儿地哭,心肝宝贝地喊着,“真对不起,对不起,好好的干嘛到北京受这份罪呢?要是在老家,哪里会这样烫着脚了。”这倒是真的,我们用电饭锅煮开水,不就是为了省下一个热得快的钱吗?但忧患就是如此,会让亲爱的人抱得更紧,父亲在日后与我散步时曾对我说,那时他与母亲的感情比新婚还要恩爱。有太多的夜晚,他们愁到失眠,但是可以相依为命。

⑦可我毕竟是少年,当时对于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经常都是嬉笑过去了。比如我们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

⑧好在后来富裕了。那是只有苦过拼过的人才知道的滋味。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冷暖自知,而是破釜沉舟的卧薪尝胆、含辛茹苦。因为,贫寒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   (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清粥

        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②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 , 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③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或者摘一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

        ④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

        ⑤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的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变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并不干扰。

        ⑥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贴,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 , 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

        ⑦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

        ⑧我认识一个每日为自己静静煮粥的女人,连续遭遇背叛,离婚,财产被前夫转移,接着工作出了纰漏,失业。我不放心去看她的时候,夕阳跳动在西窗下,她敛目低眉,专注于面前的一锅粥,那么虔诚和安静。见我来,微笑招呼:来,我煮了清粥,我们一起吃。

        ⑨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

        ⑩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一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完成各题

放钓

——徐成龙

    ①家乡处在大平原,水系发达,河塘遍布。小时候,我最喜欢去河塘放钓。

 ②放钓不同于垂钓,垂钓要有耐心,需要守候,付出一定的时间,而放钓操作起来简单快捷,一放一收,时间短暂。简单地说,就是把好多鱼钩抛进河塘不同的区域里,不顾不问,过一段时间拉上鱼钩,也一同把咬钩的鱼儿拉上来,工具也很简单,不讲究什么,一根长尼龙线,一头系着钓钩,一头系着竹签,仅此而已。

 ③夏日里,太阳染红了西边,暑气渐渐消退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在钓钩上穿上泥鳅或蚯蚓等诱饵,向着野外的河塘走去,寻找水深草茂、泛着水泡的地方。因为水深草茂是鱼儿喜欢的生活环境,泛着水泡意味着有鱼儿在活动。

 ④开始放钓了。我们用力地把钓钩到河塘里,让它渐渐沉入水底,再把另一头的将签在岸上,一把泥土放在竹签旁边,作为标记,便于寻找。每隔一段距离,放一个钓钩,钓钩越多,捕获鱼儿的机会就会越多。

 ⑤放完了钓钩,天已经擦黑了,我们一边走回家,一边叽叽咕咕地说着心里话,说来说去的都是能收获哪些鱼。

 ⑥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就起来了,兴奋地来到了放钓的河塘,去拉上钩的鱼儿。

 ⑦我拔出竹签,轻轻地拉了拉钓线,感觉钓线很宽松,心里一沉,很失望,凭经验,鱼儿没有咬钩。果然,把钓线拉上来一看,什么也没有。来到另一处,看见钓线绷得紧紧的,心里不由得激动起来,估摸着会有什么鱼上钩。我小心翼翼地把钓线拉上来,事与愿违,不见鱼儿的影子。仔细检查,鱼饵不见了,显然鱼儿咬过钩,却没有被勾住。算鱼儿命大,死里逃生了。来到第三处,钓线不但绷得紧紧的,而且有节奏地晃动。我断定,肯定有鱼儿上钩了。我兴奋不已,连忙拔出竹签,使劲拉钓线,突然,一条鲤鱼迅速跃出水面,一个翻身落到水里,荡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我把金光闪闪的鲤鱼拉上岸,放进鱼篓里,继续拉钓线,运气不错,收获不少。

 ⑧每次放钓,都有不同的收获,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我们带着战利品,有说有笑,满载而归。

 ⑨放钓也有惊险的时候。一次,一个小伙伴拉钓线,看见一只鳖被勾住了,兴奋得不得了,也许是过于心急,也许是鳖的力气大,小伙伴滑到池塘里,扑腾着双手,大喊救命。幸亏我们离得不远,闻声而来,一个懂水性的伙伴不假思索地跳进池塘里把他拖上了岸也把鳖拉上来有惊无险。小伙伴虽然心有余悸,但是看到岸上憨头憨脑的鳖,嘴巴又咧开了。还记得有一次,我刚把一条河鳗拉上岸,不知什么原因,河鳗脱钩了,晃动着身子,向着池塘溜去。河鳗全身滑溜溜的,我怎么抓也抓不住,急得大喊大叫,束手无策。眼见河鳗就要溜进池塘里,一个大人正好路过这里,说时迟那时快,双手一拨,帮我逮住了河鳗,放进鱼篓里,说“不简单,钓了这么大的一条河鳗”。我说着感谢的话,得意扬扬地把河鳗送到了家。

 ⑩放钓大都在夜里,原因有二:一是夜里安静,不影响鱼儿咬钩;二是不会被人发现,顺手牵羊捞走了。当然,也有白天放钓的,我就经历过一回。那一天是节假日,我闲着无事,心血来潮去放钓。吃过早饭,我拿出钓钩去门前的一处池塘里放钓。

 ⑪池塘里零星地长着荷叶,有些贴在水面,有些顶在河面上,有几朵荷花骄傲地展开自己的容颜,看上去赏心悦目。我把十几个钓钩按一定的距离,抛进水里,在岸上插上竹签,就回家了。

 ⑫吃了午饭,我来到池塘收鱼钩,来到一处,仔细一看,钓线不停地抖动。我暗自思忖,肯定有猎物了。我拉了拉钓线,一条乌鳢从荷叶底下钻出来,在水面上横冲直撞,让我惊喜不已。我怕乌鳢脱钩了,稳了稳情绪,慢慢地拉着钓线,鱼儿不动了,我就快速地拉,鱼儿挣扎着,我就不拉钓线,过了十几分钟,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筋疲力尽的乌鳢拉上了岸。我喜滋滋回到了家,用杆秤一称,乌鳢足足有三斤重。

 ⑬母亲把乌鳢剖杀洗净,烧了一道红烧鱼,一家子围坐在一起,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⑭放钓乐趣多多,给我孩提时代抹上了亮丽的色彩,至今难以忘怀。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1年第8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