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同步练习

阅读理解.

风格宜昌

刘凯波

  ①上海是一种性格,脱俗得似乎少了点随和;香港是一派骄傲,金融贸易发达却疏远了古风的清雅; 西安倒是被历史沉淀得极其厚重,需要的是现代化的进取。而宜昌则是一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既儒又法、既古老又新奇的风格。她古朴得认真,她进取得豪气。

  ②你可以撑一把油纸伞,迎着迷蒙的细雨,去屈原故里、昭君墓前,寻觅历史文明的拓片与遗址。一颗忠诚祖国的心在那片古地随风高飞、远逝、神游,或听村老细说先烈事迹,或在空灵中洗涤尘世的浮躁与艰辛,禅悟生命的真谛。清江是湖北境内最后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乘渔家的木舟在清江的绿波中荡漾的销魂劲儿,绝不亚于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在康桥的柔波里”“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清江河畔的土家族人,不问今夕何夕,捕鱼、耕猎、做小买卖,朴素到骨子里,只是偶尔高歌,偶尔起舞,与山林为伴,以水潭为侣 ,和祖先对话 ,向自然诉谈。或许你会讲,清江寂寞了点,但何尝不是寂寞让清江一直保持着圣洁与魅力呢?立足覆舟山下、长坂坡前,遥想子龙神勇、翼德雄风,不觉意气风发。闲坐扬子江边、西陵峡口,半壁桃花随风招摇,与挚友神侃于此,把酒问天,指点江山,别有一番情趣。

  ③“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昔日的千里险滩,凭共产党人的英雄气魄,起一川平湖,神话已非神话了。有天时———党和国家的支持;有地利———让全球羡慕的水资源;有人和———多少人为宜昌感动,对三峡瞩目,又有多少人为了三峡工程,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而移民他乡。只凭那厚重的历史风情就够世人缅怀的了,单凭一个葛洲坝就够世人惊叹的了,而如今的三峡大坝既是全国的焦点,也是全球的焦点。谁道宜昌只会沉醉在历史的殊荣中,谁说宜昌只会沿着古人的足迹溯古遁世?宜昌更懂进取,更懂改革与发展,宜昌是沿江开发区的一位领袖,ruì智而豁达,豪气且谨慎。

  ④漫步在宽宏富丽的夷陵广场,四周彻响着音乐,高压喷泉在彩灯倩影上骤腾骤落,一群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踏歌曼舞,或游嬉其间,一时间你会顿觉花好,草好,灯好,人更好。宜昌人一派儒风,这是一种德性———山水人文所养育的德性。现代文明只有依附如此的底蕴,才让人更觉舒畅,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想与亲近的感觉。

  ⑤当然,宜昌还有许多值得你去称道、咀嚼、回味的地方,比如东山隧道、九州大厦、西陵大桥……在她的怀抱中,你大可悠闲地睡一觉,因为她的山水永恒,情调永恒,文明永恒,民风永恒;而同时,你又不安心去睡着,因为一觉醒来,她的发展或许会让你目____口呆。

  ​⑥这就是风格宜昌。(本文有删改)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汉字。

“ruì智而豁达”中拼音对应的字是

“目口呆”

(2)、阅读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写出句中加点的“它”指代的具体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①“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B)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摘编自《老海棠树》,中国盲文出版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