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桥,是历史冷静的看客。它见证了繁华与凋敝,见证了得意与落魄,见证了悲欢与离合。翻开中国古典文学,多少美景、多少情意都与桥息息相关。
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评论家是文学作品的质检员。当前文学作品数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________,及时、公正的文学评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学评论要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必须确保自身的艺术质量。首先,评论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扎实的理论功底、浓厚的历史感和敏锐的时代感,才能与新时代新文学共同成长,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杰作、去除糟粕。
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式多样,序跋、书信、笔记、批语等形态各异,( )。评论者不能________,一味地模仿________的翻译腔,应该接续传统文脉,向传统文论学习,形成独特的批评个性与文体风格。而且,评论不妨写得短一些,少一些________的客套,少一些无关痛痒的敷衍,多一些不吐不快的直言,多一些精准点穴的真话。
在思想学术史上,第一次对“浙学”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描述的是《宋元学案》。{#blank#}1{#/blank#},但是大概由于自宋以后围绕“浙学”的言说环境逐渐起了变化,以至在《宋元学案》里,这种语境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blank#}2{#/blank#},{#blank#}3{#/blank#},但是范围却更宽一些了,{#blank#}4{#/blank#}。该书对“浙学”的兴起、演变及其内在的“学统”等都作了生动的解说,从而第一次在中国的思想学术史上这一大的话语背景下展示了“浙学”的一个基本面貌。
①所以尽管《宋元学案》里对“浙学”概念内容的理解基本上是与朱熹一致的
②而且显然对“浙学”采取了同情、肯定的态度
③即由先前对“浙学”的贬低、否定转而为颂扬、肯定
④虽然《宋元学案》的作者黄宗羲在该书中十分了解朱熹对“浙学”的批判否定态度
枫树
真是一个淳朴的山里女子
秋风,一句悄悄的情话
便让她羞红了
整个季节
书面材料:李吉林,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系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巨擘,尤以情境教育见长。从教六十余载,李吉林先后出版《情境教育的诗篇》《为儿童的学习》及《情境教育三部曲》(该书被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英文版权)。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不得缺漏、篡改原文信息。
语境转述:王老师最近很推崇情境教育,他向好朋友李老师介绍道:
什么是修辞?修辞注重的是选择语言材料。( ),就是能够把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里的反映准确地表达出来。准确,富有表现力,这是我们选择语言材料最根本的考虑。
除此之外,( )。同样一件事,对家里人随便说说,或者你觉得需要向领导反映一下,汇报汇报,在这些不同的场合,就需要有一定的讲法,就是说要得体。对你的家里人和熟悉的人,很严肃,A ;跟领导,嘻嘻哈哈,“谈笑风生”,都不得体。所谓得体并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虚伪,说些B 的话,那根本谈不到得体与不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同这样有关系的一些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
①最后要说到,修辞既是一个选择过程,②那么,只有语言对于我们知道得多,③在头脑里有丰富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④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如果很贫乏,⑤总共就知道那么一点点,⑥还说得上什么选择呢?
(选自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