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

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理解,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A、(伯牙)弹琴弹得真好啊,浩浩荡荡的样子像水流不止。 B、(伯牙)弹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听到)浩浩荡荡像(江河)流水一样。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A、锤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失去了知音, 世上便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B、锤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任何人 都不值得为他弹琴。
(3)、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
A、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不停地抽搐,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B、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4)、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
A、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奴隶,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B、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举一反三
阅读问,回答问题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禾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l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竞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_____品种多。_____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l/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l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课内阅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眼睛。

    红头向周围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睛:“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