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
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请回答:
时间 | 州数 | 郡数 | 县/侯国数 |
西汉末 | 13 | 103 | 1585 |
东汉中叶 | 13 | 105 | 1150 |
西晋 | 19 | 173 | 1232 |
南北朝初期 | 38 | 313(加镇20) | 1376 |
南北朝末期 | 275 | 663 | 约1500 |
时期 | 经济政策 |
汉文帝 | 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 |
“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 |
汉景帝 | 复收田租(“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 |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地区书院分布统计简表
今地区 | 唐代 | 五代 | 宋代 |
河北 | 3 | ||
河南 | 2 | 2 | 11 |
陕西 | 7 | 1 | |
江苏 | 29 | ||
浙江 | 5 | 159 | |
福建 | 6 | 1 | 85 |
江西 | 7 | 8 | 224 |
湖南 | 8 | 70 | |
广东 | 2 | 1 | 39 |
四川 | 6 | 31 |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
材料二
宋代书院的发展和兴盛不是偶然的,其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一文中指出,由于唐末五代官学衰落,无暇顾及学校的修建,学生往往苦于没有地方求学,因而一批学者选择了创建书院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来满足当时学生读书求学的愿望。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都为书院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宋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采取“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朝中要职甚至军务均由文官来掌控。为稳定宋朝统治,争取士人,宋朝统治者开始支持书院的发展,不断有赐书、赐额、赠田、赠屋的举动。
——摘编自张晓荣等《宋代书院发展的背景及其特性》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