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光弼严毅沉果,有大略,幼善骑射。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袭父封。以破吐蕃、吐谷浑功,云麾将军。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为副,爱其 , 欲以子之。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云中太守。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团练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郡为战区,胔资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出为贼幽闭者 , 厚恤其家。渣关失守,玄宗蜀,人心惊骇。肃宗理兵干灵武 , 授光弼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侮易承业,光弼闻之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 , 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圣。”使者诏不敢出,乃斩以徇,威震三军。至德二载,思明、希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 , 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新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其军,乃约降。至期,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 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后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放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诸将罪,以光弼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未几,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节选自《新唐书·李光弼传》)

(注)胔:腐烂的尸体。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日忠烈/ B、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C、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人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D、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2)、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其 , 欲以子之        材:通“才”,才华。妻:用作动词,给……做妻子。 B、使者诏不敢出,乃斩以徇        内:通“纳”,收纳。众:作状语,当众。 C、光弼遣人之    穴:用作动词,挖洞穴。颓:使动用法,使……倒塌。 D、其军,乃约降        沉:使动用法,使……沉陷。阳:假装,表面上。
(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袭父封        俄:过了不久 B、玄宗蜀        幸:皇帝亲临 C、贼伤十二        十二:十分之二 D、诸将罪        贷:严惩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出为贼幽闭者 B、肃宗理兵于灵武 C、障以木幔 D、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5)、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迁,指多次升迁,连续升迁,迁,指官职变动,后文的进、摄、兼、拜等皆是此意。 B、长揖:古代汉族的交际礼仪风俗,见面时拱手自上而至极下,大多数用于晚辈对长辈。 C、年号: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词意吉瑞隽永,如建隆、永平、至德。 D、牙帐:古代官署的大门上有猛兽利牙的图案,所以称官署为牙,牙帐指将帅所居营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光弼少善骑射,有谋略。他得到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和当朝重臣郭子仪的赏识,后曾担任户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 B、李光弼能征善战。至德二年,史思明等人前来攻城。此时敌众我寡,李光弼力排众议,灵活地运用战术,击退了敌人。 C、李光弼为国钉敌,忘我无私。在叛军围城之时,他就算经过自己家口也不看一眼;在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 D、李光弼领兵有方。相州一城,战况惨烈。敌人一路劫掠,只有李光弼带领部队拼力抗战,最后整治军队回到了太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团练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

②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侮易承业,光弼闻之素不平。

③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士失职之祸

苏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句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豪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也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夫智、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贵富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因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王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世主不问也。岂惩秦之祸,以为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耶?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岂秦、汉之所及也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聂政刺韩傀

    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暴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

【注释】①韩傀:韩相国。《史记》作侠累。②严遂:濮阳人,字仲子,韩臣。③轵深井里:轵,地名,今河南济源南部。深井里,轵地的里名。④嘿:同“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少与兄源俱以儒学知名。举进士,调正平县主簿。改知伊阳县,有能名。用大臣荐,召试 , 为馆阁校勘。会范仲淹贬,榜朝堂,戒百官为朋党。洙上奏曰:“仲淹忠亮有素,臣与之义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宰相怒,落校勘。赵元昊反,大将葛怀敏辟为经略判官。洙虽用怀敏辟,尤为韩琦所深知。顷之,刘平、石元孙战败,朝廷以夏竦为经略、安抚使,范仲淹、韩琦副之,复以洙为判官。洙数上疏论兵,及讲求开宝以前用兵故实,特出睿断,以重边计。又请减并栅垒,召募士兵,省骑军,增步卒。时诏问攻守之计,竦具二策,令琦与洙诣阙奏之。帝取攻策,以洙为集贤校理。洙遂趋延州谋出兵,而仲淹持不可。还至庆州,会任福败于好水川,因发庆州部将刘政锐卒数千赴救,未至,贼引去。夏竦奏洙擅发兵,降通判濠州。当时言者谓福之败,由参军耿傅督战太急。后得傅书乃戒福使持重毋轻进洙以傅文吏无军责而死于行阵又为时所诬遂作《悯忠》《辨诬》二篇未几,上奏曰:“方今非独四夷之为患,朝政日弊而陛下不寤,人心日危而陛下不知。故臣愿先正于内,以正于外。惟深察秦、隋恶闻忠言所以亡,远法汉王不讳危乱所以存。日新盛德,与民更始,则天下幸甚。”仁宗嘉纳之。改太常丞、知泾州。感疾,沿牒至南阳访医,卒,年四十七。洙内刚外和,博学有识度,尤深于《春秋》。自唐末历五代,文格卑弱。至宋初,柳开始为古文,洙与穆修复振起之。其为文简而有法,有集二十七卷。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炎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其节也。”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

材料二: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恶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而察青黄 , 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 , 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显学篇》)

【注】①埃墨:烟灰。②锻锡:古人锻炼金属时掺的锡。青黄:蓝黄色,冶炼金属时的火色。③区冶:区冶子,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④必:判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