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 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敦煌石窟

    ①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等。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

    ②敦煌石窟是佛教徒修行、礼拜和进行法事的石窟寺。窟内有塑绘和壁画。塑像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高僧等形象。壁画包括佛像画、经义画、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佛教事迹画、汉族神州故事画、供养画(供养人画和出行图)、装饰图案画等内容。

③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开凿在砾石层的断崖上,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山,前临岩泉,窟区全长1600米,现存洞窟49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如蜂窝状。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武周时期,洞窟已多达千余,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的和人为的毁损,前秦始建的洞窟已不可考。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民话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现在的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1960年,我国政府定莫高窟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人类珍贵文化遗产”。

    ④榆林窟位于安西县踏实乡境内,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砾石崖断崖上,现存北魏至元代的洞窟42个,最高塑像20余米,吐蕃统治初期(敦煌时窟分期为中唐)所凿建的第25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佼佼者。西夏时期凿建的第二第三窟,无论在内容不是艺术上都独树一帜,并弥补了莫高窟西夏艺术之不足。窟中的水月观音和文殊菩萨出行图,均为脍炙人口的佳作。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⑤西千佛洞现存16窟,保存完好,1961年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乐千佛洞,现存23窟,密宗题材的壁画尤多。五个庙石窟现存22窟。这几外石窟都右以作为莫高窟和榆林石窟两个窟群之参证和补充。

(1)、文中把榆林窟、东千佛洞和肃北五个庙石窟都归在“敦煌石窟”的范围内,理由是什么?
(2)、下面对第一段中的“同属一脉”的“脉”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动脉和静脉的区分 B、像血管一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 C、脉博的简称 D、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3)、④段中“现存北魏到元代的洞窟42个”的说法,能否将“至”字换成“和”字?为什么?
(4)、你认为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
(5)、介绍敦煌石窟时,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举例说明。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块,这是当令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要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一一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莱: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自然馈赠话石油

石油妙用无穷

    ①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石油,是重要的燃料来源与工业原料。它有多少用途呢?

    ②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叫作原油。原油一般不能直接使用。人们掌握加工原油的办法,认识石油的秘密,经历了三个阶段。

    ③最初,人们只是用来点灯。在公元三、四世纪,我国玉门一带的人民就已用石油来点灯。直到1745年,人们才懂得用加热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制取煤油。由于人们开采石油仅仅局限于提炼煤油供照明用,因此那时石油产量很有限。在提炼煤油时,首先得到的是汽油。但汽油不能点灯,见火就猛烈燃烧,人们还不知道它的用途,把它当作一种“危险的废物”成桶成桶地倒进海里。

    ④直到1885年汽车出现,汽油才一下子由废变宝,成为宝贵的液体燃料。随着汽车、螺旋桨飞机、坦克、汽艇、摩托车的大量出现,汽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大量开采石油,从中提取汽油,作为液体燃料。同时,人们还从石油中提取柴油,作为柴油机的燃料,用来开动轮船、拖拉机、内燃机等。后来,人们发明了喷气式飞机,它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使煤油也从灯油“改行”成为液体燃料。这样,人们对石油的利用进入了第二阶段——作液体燃料。开采与提炼石油成了重要而又庞大的新兴工业。此外,人们还从石油中提取各种润滑油;石油经过脱蜡制得的石蜡,可用来制造蜡烛、蜡笔、蜡纸等蜡制品;至于炼油后剩下来的固体残渣——沥青,则大量用来铺筑油马路和制造油毛毡。石油的用途越来越多了。

    ⑤在化学工业取得迅速发展以后,人们发现石油中大约含有五百多种化合物。于是,人们用化学方法对石油进行综合利用,进一步变无用为有用,变少用为多用,石油的利用也进入了第三阶段———作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这种化学工业,称为“石油化学工业”。

    ⑥石油经过化学加工,可以提炼乙烯、丙烯、丁烯等各种化工原料,以及农药、洗衣粉、炸药、糖精、染料、香料等许多重要产品。有人认为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化工产品约有3000种,也有人说5000种,还有人说10000种。究竟是多少,现在无法精确统计,而且这数字每天都在增加之中。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聚宝盆的话,那么石油就是聚宝盆!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对石油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石油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作者:叶永烈   选文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