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莫高窟》同步练习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鸟瞰“宫殿之海” 
    旅居北京的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公园就是景山公园。它幽静、古朴,引人遐思;而且,唯有在这景山之巅,万春亭畔,才能够鸟瞰北京,俯视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房屋九千多间的故宫。世间有“海洋之海”“森林之海”“沙漠之海”“草原之海”,在城市里我们看到的是“市廛之海”,在飞机上我们可以看到“云海”,而我们在景山顶上看到的,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这就是气魄雄浑、庄严美丽的“宫殿之海”。 
    夏天,在万春亭畔看千百紫燕纷飞,听它们呢喃柔啭,俯视着那或者是轻烟笼罩,或者是丽日一片的紫禁城,自己也仿佛变得像一只海鸥似的,翱翔在这个宫殿之海上 面了。 
从故宫南面进入午门,或从北面进入神武门,把前三殿、后三宫、养心殿、后妃宫院、御花园一些地方看一遍,仍然不能全面领略紫禁城的气势和状貌,而从景山顶上眺望,故宫全貌就尽收眼底了。它是那样的浩瀚巨大,要不是天安门广场新矗立起宏伟的建筑群——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作为标志,供人辨识,一个人的目力望到那儿就觉得是十分遥远的了。它又给人一种非常对称整齐的印象,这些仿佛无边无际的众多建筑物浑然一体,好像一个棋局似的,望去威严庄重。自然,它又是非常美丽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大屋顶,黄琉璃瓦辉映蓝天,闪着金光。在宏大匀整的宫殿建筑之间,间杂着绿树、花圃、石山和宫廷广场。标致精巧的角楼,雄峙紫禁城四角,使秀丽景色和雄伟气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护城河像绸带似的波光潋滟,荡漾着城墙的 倒影。 
     在景山顶上眺望故宫,那种壮美的气势,足以使人作长日的观赏留连。
(1)、解释词语。 

尽收眼底: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关于“看”的词语。     

①像鸟一样由高向低看。 

②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③向下看。           

(3)、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宏伟    辨识     遐思     

翱翔    观赏     景观 

(4)、作者为什么将此建筑群称为“宫殿之海”?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