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近代史上的几次战争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同时通知光绪年间的改革,一道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4年,1856年,战火又起,英法联军次第攻占广州、大沽,进入天津,北京。清朝,又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11个不平等条约……,战后新兴起的地方军政集团——湘、淮系领袖做了一些“师夷”的功夫,导致后来的洋务运动,可是,一查来历,其原动力不是来自战败的刺激,其最初目标也非为“制夷”,而是为了对付那些造反的“长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52年,1894年,经明治维新而迅即发展的日本,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仿效鸦片战争中的英国,要求各地赔款,并在一切方面享有与西方列强同等的权利。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无论从中国高层决策,还是到统帅的指挥、军队的素质,当时中国都处于中世纪的水平,非常落后,而当时的日本“练兵全用西法,西式枪械以运用自如”,中日军事水平的反差决定了甲午战争的结局。

——谢俊美《甲午战争百年反思录》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你对材料一“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和材料二“最初目标也非为‘制夷’,而是为了对付那些造反的‘长毛’中这两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提取到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甲午战争的结局导致了哪个阶层人士的觉悟?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共同影响。
举一反三
“海洋”与“海权”是世界历史绕不开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又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晚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但早于欧洲其他任何古文明,是迄今发现的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材料二  迪亚士沿大西洋南下到达非洲西南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越过大西洋和印度洋到达印度,麦哲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沿着新航路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尤其是英国,相继打败海上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后,到18世纪后半期,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疽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西北边疆危机引发了清政府内部“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的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陕甘总督左宗裳则认为,“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三则材料均组编于教材、教参内容)

材料四  “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中国海军将“逐步实现从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