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房子(节选)

曹文轩

    ①细马上路了。

    ②大家都来送行。

    ③邱二妈只把细马送到路上,就回去了。桑桑的母亲看到了,对细马说了一声“一路好好走”,就转过身去看邱二妈。邱二妈正在屋里哭,见了桑桑的母亲说:“说走就走了…”泪珠就顺着她显然已经苍老了的脸往下滚。

    ④细马走后,桑桑一整天都是一副落寞的样子。

    ⑤邱二爷把细马送到县城,给细马买了一张长途汽车票,又买了一些路上吃的东西。邱二爷很想将细马一直送回家,但他有点羞于见到细马的父亲。再则,细马已经大了,用不着他一直送到底了。

    ⑥离上车时间还早,两人坐在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里,都默然无语。

    ⑦细马上车后,将脸转过去看邱二爷。他看到邱二爷眼睛潮湿着站在秋风里,一副疲惫而衰老的样子。细马还发现,邱二爷的背从未像今天这样驼,肩从未瘦得像今天这样隆起,脸色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枯黑。

    ⑧细马将脸转过去哭了。

    ⑨车开动之后,细马又一次转过脸来。他看到了一双凄苦的目光……

    ⑩第二天黄昏时,桑桑正要帮着将邱二爷的几只在河坡上吃草的羊赶回邱二爷家时,偶然抬头一看,见路上正走过一个背着包袱的孩子来。他几乎惊讶得要跳起来:那不是细马吗?但他不相信,就揉了揉眼睛,双脚不由自主地往前走着,仔细地看着:细马!就是细马!他扔掉了手中赶羊的树枝,翻过大堤,一路往邱二爷家跑,一边跑,一边大叫:“细马回来了!细马回来了…… ”                       (有删改)

(1)、联系全书想一想,是哪些原因使细马离开后又回来的?(    )(多选)
A、对邱二妈和邱二爷的牵挂。 B、对小伙伴的留恋。 C、对油麻地的不舍。 D、自己迷了路。
(2)、读第⑦自然段描写邱二爷外貌和神态的句子注意划线词,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他看到邱二爷眼睛潮湿着站在秋风里,一副疲惫而衰老的样子。细马还发现,邱二爷的背从未像今天这样驼,肩从未瘦得像今天这样隆起,脸色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枯黑。

(3)、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细马最终会回来?用横线画出来。
(4)、读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形容桑桑当时的心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

    ①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描绘出黄河源头之远,流程之长。

    ②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汹涌澎湃的黄河飞跃而下。这一段有不少峡谷,水流落差很大,为修建水电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不仅是整个西北电力网的枢纽和核心。大坝约有40层楼房那样高,将上游下来的河水拦截聚集,用以源源不断地发电。到了雨季,蓄水过多,就要开闸泄洪,水流争先恐后地从闸门咆哮而出,犹如发怒的雄狮,又似咆哮的巨龙,只觉得地动山摇、震撼心魄。此时,举目上望,蒸腾的水汽像云雾一般在空中盘旋缭绕,形状如蘑菇,似竹笋……姿态万千,随风变幻。

    ③黄河之水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灌溉。在干旱的内蒙古,黄河塑造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丰收时节,河套平原麦浪滚滚,瓜果飘香。从空中俯视,渠道纵横,万顷良田如同排列整齐的棋盘、精巧别致的折扇,又像精心编织的地毯。

    ④春秋季节,在黄土高原一带,可以欣赏到“黄河夕照”的景观。极目千里高原,苍茫的黄沙捧托着火红的太阳,疏落有致的沟壑在阳光的斜射下形成间隔不等的阴影。四周静寂无声,只有沉重的水流声,节奏分明。由远而近,河面映现的色彩不断变幻,火红、红黄、淡黄……层次非常分明。偶尔,远处的天边升起一两柱淡淡的炊烟,便会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倘若幸运,还可以见到近乎绝迹的羊皮筏子。坐标筏子,听艄公哼着小调,顺着平缓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对岸。

    ⑤黄河的中游,两岸山峰耸立,峡窄水急,形成许多奇异的景观。壶口悬瀑,位于山西吉县县城西南25千米处。此处两岸夹山,河道狭窄,滚滚黄河奔流到此,倒悬倾注,波飞浪滚,惊涛怒吼,震耳欲聋,如同巨壶沸腾,最充分地体现出黄河的气势,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⑥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人们把它称为“母亲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