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暨阳初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9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一再强调,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材料三:……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937《国共合作宣言》
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 |
18世纪60年代 | 300万两/年 |
18世纪80年代 | 1600万两/年 |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 |
1720年 | 181600千克 |
1800年 | 10442000千克 |
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团结与觉醒】
①美国“飞虎队”到中国对日作战②国民革命第八路军臂章③台儿庄保卫战
(1)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
(2)“甲午败于日,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3)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