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下面词语含义相同的是(  )

A、彻: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往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居十日,扁鹊复见 D、过:以其境过清  及鲁肃过寻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甲】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未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絷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茯,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脫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

修之未此 ,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此:滁州。②宣:宣扬。上:皇上。③刺史: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查。

央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 , 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蓬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狼谷鸟,哀呜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 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