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等四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刷脸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刷脸时代”已在悄无声息中到来,并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新闻纪实)

     事件一:2015年3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德国玩的一场“刷脸秀”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活动中,马云向全世界演示了“ Smile to Pay”(微笑支付)扫脸技术。他利用“刷脸支付”从淘宝网上购买了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并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德国总理默克尔。这么炫酷的举动也让许多网友们不淡定了,更大呼:“马云这个不靠脸吃饭的男人,终于干了一件‘刷脸’的事。

    事件二:2017年11月15日上午,在市区八一北街上的中国农业银行金华分行营业中心,准备取款的方女士忘了带银行卡,一脸沮丧。“別急,我们这有一台ATM可以‘刷脸取款’。”银行大堂经理领着方女士到ATM前,指导其如何操作,不一会儿,出钞口就吐出一沓现金。

    (技术分析)

“刷脸”支付

    刷脸识别支付系统是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它于2013年7月由芬兰创业公司 Uniqu全球首次推出。该系统不需要钱包、信用卡或手机,支付时只需要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消费者面部信息与个人账户相关联,整个交易过程十分便捷。

    不论是POS机“刷险”,还是网上支付“刷脸”,依赖的都是“人脸识技术”,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的相貌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该技术的最大特征是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并采用非接触的方式进行识别。人脸识别系统在中国已广泛地应用于公安、安全、海关、金融、军队、机场、边防口岸、安防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门锁、考勤、手机、数码相机、智能玩具等民用市场。据了解,早在2013年的愚人节,支付宝官方微博对外发布了一个名为“空付”的宣传片,短片中消费者对着镜头摆个鬼脸,系统也可以“支付成功”。支付宝官方表示,这只是他们在愚人节和用户开的一个小小“玩笑”。

    两年后,“愚人节玩笑”不再只是玩笑,漂洋过海的“刷脸”技术也站上国际舞台开起了“国际玩笑”。然而,面对如此“任性”的支付宝,小伙伴们有了这样的质疑:“刷脸识别准确么?”

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计算机人脸识别的准确率竟然已经高于人眼。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此前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CVPR2014上曾发表论文,称计算机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的在97.52%。而作为世界领先的人脸识别平台,Face++Financial人脸识别技术在LFW国际公开测试集中更是达到世界最高的99.5%的准确率。同时,运用“交互式指令十连续性判定+3D判定”的技术,其人脸识别防伪攻击的能力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次作为“刷脸”后端技术支持的北京旷视科技公司市场与品牌部总经理谢忆表示,他们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十万分之一的误识率,也就是说这对双胞胎可能刷10万次脸才会认错一次。而且,这种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即使做了整容手术,该技术也能从几百项脸部特征中找出“原来的你”。

    (链接材料)

    农行ATM刷脸取款操作步骤

    进入ATM主程序界面,点击“刷脸取款”接钮,弹出刷脸提示界面,点去确认,系统会自动识别人脸并抓拍照片,活体识别成功后跳转到身份证输入页面,可以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者在下方身份证阅读器区域直接刷身份证。如果活体识别失败,则显示人脸捕捉失败。

(1)、结合全文,找出与“人脸识別”技术描述相符的一项是(      )
A、人脸识别技术的精准度越来越高,对相似度高的脸不会出现识别误差。 B、人脸识别系统在中国已开始应用于公安、海关,金融、军队、机场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考勤、手机、数码相机等民用市场。 C、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计算机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已经高于人眼。 D、不论是POS机“刷脸”,还是网上支付“刷脸”,都能完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①马云这个不靠脸吃饭的男人,终于干了一件:“刷脸”的事。

②漂洋过海的“刷脸”技术也站上国际舞台开起了“国际玩笑”。

(3)、(技术分析)板块是从哪几方面对“刷脸支付”加以介绍的?请简要概括。
(4)、(新闻纪实)事件二中,刷脸取款后,方女士对自己的银行账户安全充满了担优。请你结合(技术分析)和(链接材料),让她消除忧虑。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苏州园林的花窗
        ①游览苏州园林,走在蜿蜒迂曲的回廊上,或歇息在厅阁亭榭内,没有人不被那些设计精美、做工考究、形态各异的花窗吸引。透过这些花窗,墙外的景致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别有意趣。
        ②苏州园林的花窗式样之多,号称世界之最。光窗框就有多边形、圆形、月芽形、宝瓶形、如意形等多种形状;窗芯更是样式无穷,变化多端,常见的有菱花、书条、套方、鱼鳞、钱纹等等,各种图纹层层相套、交错穿插,衍生出无尽的缤纷意态。花窗犹如墙之眉眼,以其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使之顾盼有姿。它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沉闷、单调之感,又可因不同的光影搭配,而在白粉墙上“绘就”一幅幅水墨画,美不胜收。
        ③苏州园林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图案中有许多象征文人风雅的符号,如植物中的松、柏、竹、兰花、菊花、荷花、梅花,还有表示高洁的冰纹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得中国“书画同源”之助,苏州窗饰图案中还有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如退思园“九曲回廊”,廊壁上开辟了九孔图案雅致的花窗,分别砌上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九字,诗被物化了,景被诗化了,诗境、园景融成一体。
        ④苏州园林的花窗还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它丰富着景致的层次和色调,使人置身于咫尺之地,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透过一个又一个花窗,看园中竹树摇曳,楼阁隐现,顿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更有旭日夕晖、春华秋实,替换着窗中的色彩和形态,使整个园林充满诗情画意。
        ⑤历代造园家匠心独运,把苏州园林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建造得非常精细,即使是那些花窗,也都是一件件艺术品,经得起把玩,耐得住寻味。(选自《瞭望新闻周刊》,有改动)

阅读《玉米饼里加了糖》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②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贫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0年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今天,我们在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时,更应该牢记:                   

    (甲)

    ②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

    (乙)

    ③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看来,我们每一个人更需要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需要更多一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敬畏母语,敬畏文字,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

    ④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比如,正确使用成语,可以提高语言和文章的水平和档次,而滥用谐音、随意篡改,不仅破坏了语言规范,而且降低了语言和作品的社会效益,实在是得不偿失。

    ⑤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

    ⑥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融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⑦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8-31题。

乡宴

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③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 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 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 “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⑤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⑥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量,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⑦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⑧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 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 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⑨薄暮时分,“备宴” 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⑩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 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

⑪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⑫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⑬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⑭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毓方

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

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 也没有打过弟弟。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

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____。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 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官员回报: “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节骨眼上,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

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

⑧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⑨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

⑪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 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

⑫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①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