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乔娟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④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⑤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

(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7期)

(1)、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米树终年常绿,有10年的寿命,可长到20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米宽,树干直径可达8米粗。 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足足400斤的西谷大米。 C、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 D、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这样写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B、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突出米树叶子宽大的特点。 C、本文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平实简洁的特点,说明的结构是先总后分。 D、本文主要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先说米树的特点及功用,再说糖树的特点及功用。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的突出特点。
举一反三
                                                                                                         硇洲风韵
        ①位于湛江市区东南约35公里海面上的硇洲岛,处处洋溢着淳朴自然的渔家风情。海岸边有最为典型的火山地貌;海底里是绚丽多彩的珊瑚礁群;古老的灯塔还在闪烁引航,仿佛在诉说悲壮的殖民历史;巨浪滔滔拍打着悬崖峭壁,好象要将一个封建王朝的悲壮故事告诉大家……硇洲岛兼具渔岛、生态岛、火山岛、文物岛、革命岛于一身,风韵融会交集、绚丽多姿,是一个旅游好去处。
        ②硇洲岛海域是我国一级渔港,海产资源极为丰富,名贵海产品达数十种之多。据说鲍鱼、龙虾曾经是朝廷贡品,驰名中外。这里出产的石斑、马蛟、鱿鱼、红鱼、对虾、大虾、红蟹、花蟹等非常肥美。硇洲也是全国海珍品科技养殖示范基地,近几年的渔业年总产量超过4万吨。硇洲岛上的大小食肆生意兴隆,在旅游团中流传着“吃到硇洲龙虾鲍鱼,方知皇帝逍遥快活”的说法。
        ③硇洲岛是50万年前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岛屿,整个岛屿都是由玄武岩构成的盾形台地。环岛海岸曲折,礁石密布。东南面有绵亘数公里的海石滩,亦称那晏滩,滩边怪石林立,奇景迷人。
        ④站在那宴海边,银色的沙滩和怪石嶙峋的乱石林,构成了石滩的独特景观。海滩上的石头,大小高矮不一,姿态万千,有的像猛虎下山,有的像雄鹰展翅,有的像金猴摘果,有的似山羊饮水,有的似金鸡报晓,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乱石中秀女塑像身材苗条,肌肤晶莹雪白,五官端正,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黑宝石般的眼睛凝视大海。
        ⑤据专家说,那宴海石滩的成片大型柱状玄武岩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为典型的火山玄武岩,其六角柱形的柱状节理,是由于岩浆冷凝收缩而造成的裂缝,最为奇特的是每个冷凝中心发生向三个方向的裂隙,它们之间的夹角约成120°,形成了正六边形柱子。每个柱体直径在50厘米左右,每边长约40厘米,高达1-1.6米左右,整个陡崖像一根柱子挨着一根柱子,排列而成一幅巨大屏风,是自然界极为罕见的奇观。
        ⑥硇洲岛上有许多名胜古迹。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宋景炎二年,帝欲往居占城,不果,遂驻石冈洲(现硇洲)。是年四月帝崩,卫王立,有黄龙见海中,升硇洲岛为翔龙县。”南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元兵南进,南宋王朝君臣从福建沿海岸南逃,宋帝赵罡因惊吓病亡,赵丙即位于今硇洲岛。当年五月初一,有人报海面上有黄龙,遂改年号为“翔兴”,升硇洲为翔龙县,隶属化州。不久,元兵杀到,陆、张二人又拥帝东逃到崖山。次年,元兵破崖山,陆秀夫抱帝投海,大宋皇朝从此灭亡。短命的皇城历史,给硇洲岛留下了宋皇城遗址、宋皇井、宋皇碑、专供小皇帝读书的翔龙书院等历史古迹。
        ⑦硇洲岛至少在元代以前就已经有了灯塔。元代名儒刘耿阳曾登塔作诗,云:“卓耸奇观障碧川,势吞宝丽与云连。几来高处抬头望,撑起高凉半壁天。”1898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强租广州湾,出于他们军事、经济的目的,将原石塔拆掉,建起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灯塔。灯塔修造历时两年零两个月,是世界目前仅有的两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
        ⑧天后宫是硇洲岛历史悠久而规模雄伟的一座古宫庙。天后宫坐东北向西南,临南海,为砖木结构,有三进,进深6.7米,祀奉天后像,内有明代遗存下来的“海不扬波”匾额和铁钟、宝鼎等各种珍贵文物。硇洲人民有优良的革命传统,解放海南岛战役打响时,我军一部便是从这里登船出征的。
        ⑨硇洲岛是湛江的海上门户,如果把我国大西南比作一条巨龙,那么,湛江港就是这条巨龙的龙头,而硇洲岛则是含在巨龙口中的一颗宝珠。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地铁——无锡腾飞的强力引擎
      ① 地铁1号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无锡市轨道办有关人士3月31日确认,年初上马的2号线22个站点目前均已开工,两条地铁线46座车站同时展开建设的宏大场景开始上演。在已经不太遥远的大后年,无锡市民将收获1、2号线相继竣工通车的喜悦和便利。
      ②“十二五”期间,无锡步入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连起了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2号线串起了蠡湖新城和锡东新城,明年有望开工的3号线连接惠山城铁站和无锡机场 , 后年计划启动的4号线则将3条地铁线串成一个网络,更利于发挥地铁运行功能。其中,3号线将在无锡机场站完成与苏州地铁3号线的对接。地铁延伸之处,城市空间大大拓展,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层级。
      ③ 因为地铁的出现,城市腾飞装上了强力引擎。一条条地铁线在缩短区域时空距离、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迅速集聚了产业、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市轨道办的规划图上,围绕地铁车站建设,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不久后将次第亮相。如在1号线南端的雪浪站,一个城市综合体即将破土动工,这个集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将形成与地铁、公交、社会车辆换乘的无缝对接,掀起雪浪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新浪潮。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a-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我想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导航之谜
①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航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2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2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②这种奇异的远航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chóu( )。身长仅4厘米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2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③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途外出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④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⑤通过信鸽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航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此时却正好在南方,鸽子看到太阳后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⑥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北极导航的。
⑦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昆虫以及大蝴蝶等能远航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老家的,这些秘密尚未揭开,还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研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汉字的优越性

    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做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

    汉字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①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___多个词条。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汉字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的文字。③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 , 而拼音文字的“feng”,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

    汉字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此外,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声控计算机使用。又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加之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汉字、汉语热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已经到来。

    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完全可与中国古代其它四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不同的是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且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的时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