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那年花开》的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   A   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   B   地说。

    ⑦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⑯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2期,有删改)

(1)、本文依次填入AB处的词语,最恰当的分别是(    )
A、小心翼翼 B、漫不经心 C、理直气壮 D、吞吞吐吐
(2)、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3)、结合语境,分析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5)、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②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③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④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⑤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竞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⑥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⑦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⑧固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⑨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活动中,开展了美文欣赏活动,某同学制作了阅读卡,你协助他完成任务。

竹子与气候

姚宗伟

①竹,性直,中空,有节。我爱竹,园里种了几丛绿竹,分布在过道旁、窗前、檐下、篱边;竹子长得高高,竹竿挤得密密,一竿竿都碧绿可爱,一蓬蓬翠叶茂盛,可以挡住斜照的太阳。轻风吹过,竹子摇曳,竹叶发出沙沙的优美音韵,虽在炎热的夏天,听了也有几分凉爽的感觉。一到雨季,有时风狂雨骤,竹丛起了骚动,逆着风雨,摇摆不定;这时坐在室内听风声、雨声、竹声,如怒海起了狂涛,如草原上万马奔腾,声浪如郁雷,如破鼓,十分壮阔,使人心神振奋!

②每年的秋雨过后,竹子抽笋、脱箨 , 新竿比老竿的颜色更碧绿,竹竿也挺得更高更壮,把个竹丛挤得好不热闹。呀!我们不是惯用一句“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发展蓬勃、迅速、有生意吗?可它也有地域与气候的不同,中国的雨季在春天,泰国的雨季则在秋天,因此竹子虽是雨后抽笋,却不能叫做“春笋”,它是秋天抽的笋嘛,没有人叫它“春笋”,也没有人叫它“秋笋”,都只叫“新笋”。

③中国的园林造景,有竹必有石,在一丛绿油油的竹子旁边摆一两块太湖石骨或上面平坦的大青石;画家画竹子的时候也喜欢画上石头,看了顺眼,不会孤单寂寞,而有自然之美。所以自宋、元以后,国画又多了一派专画竹石的文人画、如苏东坡、文与可、赵孟頫、柯九思,郑板桥等都以画竹石闻名。

④有一天,走进一处经营花木的花圃,见许多石头。都是有孔有洞的海滩石骨,虽非太湖石骨,也丑得很好看,颇雄奇,问价?可不便宜呢!店主人见我不开口,抢着解释:“每块石头重量数吨,一辆大卡车只能载三几个,还要动用起重机和四五个有气力的工人,从老远搬到这里来摆卖:有时一摆就几个月或一两年。有人买了又要派工人、派卡车、用起重机搬送,费用不轻。”

⑤我点点头同意,第二天,两块大石头摆在园里的竹丛边,愈看愈可爱,大石头替竹丛补了景,竹丛给大石头生了色。可是,摆大石头的时候却压着了几个待出土而未出土的竹笋,压在大石下,心想,这几个竹笋可糟了!不料而后竹笋却斜斜地在大石下面抽出来,又从大石旁边直直地挺上去,我见了为它喝彩!毕竟数吨的大石头压不下几个嫩笋,仍然挺出绿竹竿,而且挺得这样骄傲!

⑥竹子要等气候,雨季来了,要挺的便挺了,哪怕一块数吨重的大石头;大石头直压!横压!竹笋却会斜抽!旁柏!“万物静观皆自得!”竹子毕竟等到了“气候”呐!

【注】①箨:(tuò),竹皮、笋壳。

(选自《姚宗伟散文选》,泰华文化出版社1996年,有删改)

阅读卡

篇名:《竹子与气候》

类别:散文

内容梳理

本文由竹子的总体特征写起,介绍了竹子与             、             、             的关系,文末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

赏析好句

这时坐在室内听风声、雨声、竹声,如怒海起了狂涛,如草原上万马奔腾,声浪如郁雷。如破鼓,十分壮阔,使人心神振奋!

解答疑惑

文中画线部分,介绍了“文人画”,似乎与文题无关,能否删去?

补全感受

本文末尾写道:“大石头直压!横压!竹笋却会斜抽!旁抽!”这让我想起了《紫藤萝瀑布》中的句子:“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通过比较,我发现它们运用了相同的手法来表达情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