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房东

庐隐

    ①我们坐着山兜,停在一座山坡上,那里有一所三楼三底的中国式洋房。这种幽丽的地方,我们城市里熏惯了煤烟气的人住着,真是有些自惭形秽,虽然我们的外表强于他们乡下人,但是他们乡下人至少要比我们离大自然近得多,他们的心要比我们干净得多。就是我那老房东,虽然她的样子特别的朴质,然而她却比我们这些好像知道什么似的人,更知道些自然的趣味。

    ②她已经五十八岁了,她的老伴比她小一岁,可是他俩所做的工作,真不像年纪这么大的人做的。他们的儿媳妇一天到晚不在家,早上五点钟就到田地里去做工,到黄昏的时候,她有时肩上挑着几十斤重的柴就来家了。在他们家里,从不预备什么钟,他们每一个人的手上也永没有带什么手表,然而他们看见日头正照在头顶上便知道午时到了,除非是阴雨的天气,他们有时见了我们,或者要问一声:师姑,现在十二点了罢!据他们的习惯,对于做工时间的长短也总有个准儿。

    ③住在城市里的人每天都能在五点钟左右起来,恐怕是绝无仅有,然而在这岭里的人,确没有一个人能睡到八点钟起来。说也奇怪,我也喜欢上了早起,朝旭未出将出的天容和阳光未普照的山景,实在别有一种情趣。

    ④我们的女房东,天天闲了就和我们说闲话儿。他们家有上百亩的田,据说好年成一年仅粮食就有几百块钱的裕余。另外还有一块大菜园,还有白薯地五六亩,猪牛羊鸡和鸭子,一样不缺。并且那一所房除了自己住,夏天租给来这里避暑的人,也可租上一百余元。老母鸡一天一个蛋,老母牛一天四五瓶牛奶,倒是纯粹的好汁子,一点不搀水的,我们天天向她买一瓶。他们吃用全都是自己家里出的,每年只有进款加进款,却不曾消耗一文半个,可说是外干中强。我们却是外强中干只要学校里两月不发薪水,简直就要上当铺。

    ⑤有一天夜里,月色布满了整个的山,青葱的树和山,更衬上这淡淡银光,使我恍疑置身碧玉世界,我们的房东约我们到房后的山坡上去玩,她告诉我们从那里可以看见福州。我们越过了许多壁立的巉岩,一带的松树被风吹得松涛澎湃。东望星火点点,水光泻玉,那便是福州了。那福州的城子,非常狭小,民屋垒集,烟迷雾漫,与我们所处的海中的山巅,真有些炎凉异趣。

    ⑥日子飞快地悄悄地跑了,眼看着就要离开这地方了,又要到那充满尘气的福州城市去了。那一天早起,老房东用大碗满满盛了一碗糟菜,送到我的房间,笑容可掬地说:“师姑!你也尝尝我们乡下的东西,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这几天才全晒干了,师姑你带到城里去,管比市上卖的味道要好,随便炒吃炖肉吃,都极下饭的。我接着说道:“怎好生受,又让你花钱。”那老房东忙笑道:“师姑!真不要这么说,我们乡下人有的是这种菜根子,哪像你们城市的人样样都须花钱去买呢!”我不觉叹道:“你们满地的粮食,满院的鸡鸭和满圈子的牛羊猪,是要什么有什么,……这怎不叫人佩服!再说你们一年到头,各人做各人爱做的事,舒舒齐齐地过着日子,地方的风景又好,空气又清,为什么人不羡幕?!……”

    ⑦那老房东听了这话,点头笑道:“可是的呢!我们在乡下宽敞清静惯了倒不觉得什么……去年福州来了一班耍马戏的,我儿子叫我去见识见识,我一清早起来带着我大孙子下了岭,八点钟就到福州,我儿子说离马戏开演的时间还早咧,我们就先到城里各大街去逛,那人真多,房子也密密层层,弄得我手忙脚乱……师姑!你就多住些日子下去吧!……”

    ⑧我笑道:“我自然是愿意多住几天,只是我们学校快开学了,我为了职务的关系,不能不早下去……”

    ⑨我们的房东听了这话,只点了一点头道:“那么师姑明年放暑假早些来,再住在我们这里,大家混得怪熟的,热剌刺地说走,真有点怪舍不得的呢!”

    ⑩可是过了两天,我依然只得热剌剌地走了,不过老女房东的印象却深刻在我的心幕上;还有她的家庭,她的小鸡和才生下来的小猪儿……

(有刪改)

(1)、老房东的生活有哪些“自然的趣味”?请结合前五段内容作简要概括。
(2)、请简要赏析小说第⑤段的写景艺术。
(3)、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流露出老房东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小说结尾一段的意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它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经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赔事务。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 2016年第6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民的名义(节选)

周梅森

    广播中一遍遍传来女播音员中英文抱歉的通知,机场上空有雷暴区,为了乘客安全,飞机暂时无法起飞。

    侯亮平快步走出候机大厅,寻僻静处一个接一个拨打手机号码。侯亮平忽然发现,外面无风无雨,太平寂静,连穿梭送客的喧闹车声也消失了。雷暴在哪里?哪来的啥雷暴区?他跑出候机大厅的门,仰望夜空。空中虽说阴云密布、月暗星晦,但既看不见闪电,更听不到雷声,飞机不能起飞似乎成了一个谬误!身边恰巧有机场工作人员走过,侯亮平拦住他,提出了心中疑问。这位上了把年纪的老同志意味深长地瞅了他一眼,颇具哲理地说,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云层上面的世界你能看见吗?平静后面往往就藏着雷暴。

    侯亮平望着老同志的背影发怔,仿佛听到某种隐喻,这一番话使他浮想联翩……

    已经落网的赵德汉的形象适时浮现在眼前,他禁不住又沉浸到了对赵德汉的回忆中。昨天晚上,当此人捧着大海碗吃炸酱面时,老旧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他代表命运来敲这位贪官的家门了。

    赵德汉一脸憨厚相,乍看上去,不太像机关干部,倒像个刚下田回家的老农民。可这位农民沉着冷静,心理素质好,处变不惊。侯亮平一眼看透——这是长期以来大权在握造就的强势状态。当然,也许今天这个场面早在他的预想中,他有心理准备。只是侯亮平没料到,一个被实名举报受贿几千万元的部委项目处长,竟然会住在这鬼地方!

    这是一套常见的机关房改房,七十平方米左右,老旧不堪。家具像是赵德汉结婚时置办的,土得掉渣,沙发的边角都磨破了。门口丢着几双破拖鞋,扔到街上都没人拾。卫生间的马桶在漏水,隔上三两秒钟“滴答”一声。厨房里的水龙头也在滴水,但这似乎不是漏水,而是刻意偷水。证据很明显,水龙头下的脸盆里积了半盆不要钱的清水。

    侯亮平四处看着,摇头苦笑,这位处长真连寻常百姓都不如。

    像是为他的思路做注解,赵德汉咀嚼着自由时光里的最后一碗炸酱面,抱怨说:你们反贪总局抓贪官怎么抓到我这儿来了?哎,有几个贪官住这种地方?七层老楼,连个电梯都没有,要是贪官都这样子,老百姓得放鞭炮庆贺了!他的声音被面条堵在嗓子眼,有些呜呜噜噜的。

    是,是,老赵,瞧你多简朴啊,一碗炸酱面就对付一顿晚饭。

    赵德汉吃得有滋有味:农民的儿子嘛,好这一口。

    侯亮平直咂嘴,声音响亮夸张:哎哟,老赵,你可是处长啊!

    赵德汉自嘲:在咱北京,处长算啥?一块砖能砸倒一片处长!

    侯亮平表示赞同:这倒也是!不过,那也得看是什么处。你老赵这个处的权力大呀!早就有人说了,给个部长都不换,是不是啊?

    赵德汉很严肃:权力大小,还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吗?权力大就一定腐败吗?我这儿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劝你们别瞎耽误工夫了!

    搜查一无所获。事实证明,的确是耽误工夫。侯亮平冲着赵德汉抱歉一笑:这么说还真搞错了?搞到咱廉政模范家来了?赵德汉挺有幽默感的,及时伸出一只肉滚滚的手告别:侯处长,那就再见吧。

    侯亮平也很幽默,一把抓住了赵德汉的手:哎,赵处长,我既来了还真舍不得和你马上就分手哩!咱们去下一个点吧!说罢,从赵家桌上杂物筐里准确地拿出一张白色门卡,插到了赵德汉的上衣口袋里。

    赵德汉慌了,忙把门卡往外掏:这……这什么呀这是?

    你帝京苑豪宅的门卡啊!请继续配合我们执行公务吧!

    赵德汉的幽默感瞬间消失,一下子软软瘫坐到地上……

    ……凌晨四点,广播里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北京上空的雷暴区转移,飞机可以起飞了。侯亮平随着人群拥向登机口,终于松了一口气。

    该过去的总要过去,该来的总归要来。北京的雷暴区转移了,只怕H省要电闪雷鸣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有一天,他的刚会说话的小孙女大声叫了她“奶奶”!她勉强笑着答应着,心中却是一惊:难道她真的成了奶奶?“奶奶”这个词让她觉得,如果不是她的孙女残忍,那只能是时光残忍,时间如刀。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毋相忘

    ①我有一个学生,她先到澳洲,后到英国,如今暂时栖泊在加拿大。飘泊的成果是英语说得像流水一样畅快,举止温柔舒曼,很有些欧美气味。可是这些年,总是会在假日里到唐人街去买些字帖、笔墨。她的才华并不在把笔挥毫上,她只是喜欢字帖里古典的气息。

    ②我想起秦汉瓦当、竹简上让人心跳不已的四个字—“长相忘”。这是怎样的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啊!

    ③有时我总是想,一个人的信念被遏止,如不让我纵笔泼墨,沉醉于这千年的回声里,日子将是何等昏暗。有时候出长差,宾馆舒适的环境只能看看电视,我明显地感到擅长提按的手指变得荒疏了。这使我生出几许恐慌来。可以消遣的娱乐场所无处不在,却从来没有一处摆上文房四宝,让这些痴迷于翰墨的游子放牧心灵。于是时间一长,心绪就纷乱,惶惶然急着赶回,步入书斋,倒上一缸子墨汁,拈起那杆已经枯干多日的羊毫,痛快淋漓地埋头狂写,不知今夕何夕。

    ④在都市,每到周末,总会看到不少家长载着小孩,背着琴袋、画夹,提着笔墨、颜料,去学手艺。而我没有兴致教这些孩童,他们的监护人总是希望早日学成,眼神里闪烁着催促之光。他们没有耐心通过逝去的古代名家的遗留笔墨,回归到遥远而又寂寞的意境中。我只想循着自己的思路,培养一种兴趣,让其随时日推移而长,顺其自然地延伸,如听松风天籁,如观山光水色。这就是艺术生命的自然律。我听过《击壤歌》,见过那些带着泥巴气味的乡村人,他们该播种时播种,该收割时收割,该耐心等待时则和土地上的植物同在岁月中不急不踩地守望。他们面对好年成不喜,面对坏年成不忧。在他们看来,有了好的光景也必然有不好的年成,五个指头伸直了还不一般齐呢。那么,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吧。他们心目中没有搏一把就走的怪念头,他们缠系着最久远的亲情:人与土地长毋相忘。

    ⑤再回到艺术的话题上来吧。有着几千年积淀的古典艺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今人所把握呢?人总是希望一生更多地拥有,只是,不经磨难而拥有,则多半易逝。有几次我走进北方几家大的书画社,看到了名人之后的丹青,笔墨太平庸了,却在落款处都标明与祖上的亲缘。这是何等的笨拙呢。在我的印象中,父子同嗜一艺,子跃居其父之上的终归是少而又少。王献之着实是好样的,算是走出了其父的影子,而后来的欧阳通之于欧阳询、苏过之于苏轼、米友仁之于米帝,大都在前辈荫庇下讨生活。他们缺乏华路蓝缕的拓跋精神,屋下架屋床上叠床,大气象萎落成了小格局。

    ⑥有一些质量充实的生命,要最后离去,不为我们琢磨,真是很难很难。这对于人们追逐时尚的天性来说,未免是一种悖反。时尚的追逐,显然容易多了,这支有声有色的队伍始终是以狂欢的状态行进的。而人,难以破开迷雾飞升。苏东坡活了大半辈子,最有价值的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远离,是对古典更真切的亲和 , 相对的控制力量被摆脱,那种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会相应地远去,守护精神家园的愿望会愈发坚韧起来.曾经有几次,在偏僻的乡村,我看到了出手不凡的墨迹,贴在破旧的祠堂的柱子上。书写者远离文化中心,远离都市名人,却凭着由衷的喜欢,常常是晚饭毕,扯来几张旧报纸垫着,再放上一张毛边纸,不计新墨宿墨,不择笔尖笔秃,畅畅快快地写去。不知不觉,平平淡淡地萦回着田园牧歌。

    ⑦那些湿流流的古典情绪,期待着梳理和归位,还有些在喧闹的季节里走失了,需要找寻。青年时代的热烈和自信,也掺和着目空古人睥睨古典,似乎古人的笔墨也没有那般神奇。如今我们知道穿过古典的皮表很难,更不消说在古典的内核漫游了。我们为自己找到了理由,爱归咎于外界的诱惑呀,困扰呀,是它们使我们的精神锋芒如此疲软。如果从个体生命来剖析,我只能固执地认为,是元气流失了。人身上原来充足的精气神,漫漫旅程上,这儿滴漏一点,那儿跑冒一点,待用于自己喜爱的古典艺术上,已经力不能穿鲁缟了。养气从来为文人所重,老庄提醒过“万物无足以饶心”,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都在于提升净化人的自然生命,去除生理过分的欲求。当时光老人的巨手叩动我中年的心扉时,“删去平生多余事”的念头就转化为渴望。安宁清明中,我觉得自己仿佛坐落在古典的层面上,大量流逝的时光在这里汇聚,隔着老远的距离,可以察觉到古贤人正无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⑧每晚睡前,我总是取出枕边的一本《汉简书风》细细玩味,让飞扬的思绪漫没在已逝的久远里,长久相守,长毋相忘。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中的洛阳 王国猛

①一年一度的牡丹花节,将四海游客汇聚于天下之中的洛阳。人们徜徉于牡丹花中、洛桥月下,远眺于明堂之上、丽景门前,仿佛穿越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东都。马蹄声在洛阳道上轻快地响起,禅房的梵音在白马寺萦绕,美妙的辞章自诗人们的绣口中徐徐地吐出。气势磅礴的唐朝、宏伟浪漫的洛都、才华横溢的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时空交错的梦幻境界,令人艳美神往。我在牡丹花的香气中沉醉迷失,我在唐诗的意象中消除思虑。我第一次来到陌生的洛阳,却又似重回熟悉的故里。我沿着诗人们的行踪,去感知他们的生存状态,遥想他们的雅集宴饮,体味他们的情绪激荡,分享他们的惊世名篇。此时的洛阳已无古今之隔,我则与先贤心交神游。

②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更是赫赫有名的诗都。最早关于洛阳的诗是《诗经》中的《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决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自四千多年前建城以来,洛阳从不缺少诗情画意。大唐时期的洛阳,更是诗意盎然,诗人云集。

③公元618年,唐高祖一统天下,定都于长安。唐高宗继位后建都洛阳,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自此两京并重。太后武则天建立武周后,更以洛阳为首都,称“神都”。十几年后再度两京并重。公元733年,以长安为京畿,洛阳为都畿,二者并称“京都”。安史之乱后,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太原为陪都。公元904年迁都于洛阳,三年后唐朝灭亡。可以说,有唐一代,洛阳不是首都就是东都,地位基本与长安相当。所以,基本上唐朝那些著名的诗人都曾到过洛阳,而且多数都留下过诗篇。

④我们熟悉的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就在洛阳。其时李白四十三岁,已度过他政治上的高光时刻,被唐玄宗赐金还乡,基本断绝了政治前程,打算取道洛阳一路南下扬州。此前李白已数游洛阳,并写下著名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时李白客居洛阳,长年漂泊,干谒未果,难免思念家乡亲人。风中笛声传来,听到的满是故园之情。

⑤杜甫在三十五岁之前除了有数年的漫游经历,其余时间基本都在洛阳生活。安史之乱发生时,杜甫从洛阳到华州,写下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三吏”“三别”,其中《新安吏》《石壕吏》,便是经过昔时洛阳属地——新安和渑池时所写。后来杜甫困居蜀地时听到官军收复洛阳,写下了平生第一大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准备回到故乡洛阳的愉悦心情。遗憾的是杜甫直到去世,也未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洛阳,而是客死异乡。

⑥身为一介布衣的孟浩然,当年也曾到京城求官,并参加科考,可惜未能如愿,后到洛阳寻友,而友人已获罪流放岭南。他惆怅地写下《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在洛阳游历了半年左右,取道吴越返回襄阳。临行前写下《自洛之越》,抒发了有志不展的愤懑心情,他从此对京洛再不留恋,对仕途再无幻想。

⑦诗豪刘禹锡是个个性十足的诗人,一生贬谪于巴山蜀水之间二十三年之久,后回到家乡洛阳终老。正因为他一身傲骨,所以看不上妖娆的芍药和无情的芙蕖,对大气端庄的牡丹却情有独钟,所以欣然写下《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今的牡丹花会期间,也是摩肩接踵,人如潮涌,人们如痴如醉,情迷于牡丹的国色天香之中。

⑧洛阳之城北有北邙山,埋葬着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乃至北部寸土寸金,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没有资格葬身于此。这些王公贵族的古墓很多都曾为摸金校尉所光顾,当初这些王公贵族享尽荣华于世,携带财宝入土,以为可以生死都富贵,没想到却被盗贼攫取了所有财富。那些薄葬于村头田边的高洁之士如姚崇、范仲淹等人,反而未被叨扰。

⑨沈佺期在洛阳身经着人间的富贵繁荣,看到北邙山上冷清的累界坟茔,两相对比,心下慨然,写下了著名的《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繁华寂静,阴阳两隔,生死并不遥远,从城中到北邙,一生便尽,怎不令人唏嘘?即便是现在,在满城人车、烟火缭绕的洛阳城中,眺望北邙山上的基葬博物馆,心中也难免不起生死之叹。

⑩唐诗里有洛阳的才子佳人,有洛阳的四季美景,有洛阳的桃李牡丹,有洛阳的寻常巷陌,有洛阳的明堂高楼,有洛阳的依依惜别,有洛阳的欢然相聚,有洛阳的春风得意,有洛阳的路然神伤,有洛阳的人生体悟,有洛阳的淡然萧疏,有他乡游子在洛阳的思乡之情,亦有洛阳游子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唐诗里有完整立体的洛阳、生动形象的洛阳、美丽神奇的洛阳,在唐诗里我们可以构想一个梦中的洛阳。

⑪洛阳因其政治地位尊崇、地理位置居中、人文历史丰赡、风光景致美丽,吸引了天下文人墨客。整个唐朝多半诗人都曾游历洛阳,或者在洛阳为官。洛阳,曾经留下无数唐代诗人的音容笑貌,并承载着中国诗歌的半壁江山。站在现代文化气息浓郁的洛阳,寻找古典洛阳的光辉诗篇,仍有无穷的意蕴值得体味。生活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回望当年那个大唐盛世,仍有无限荣光唤起民族的自豪。唐诗中的洛阳、历史中的唐朝,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一品再品。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再生稻

翔 虹

从母亲淘米择菜开始,郭达爱的一对眼珠子就没转过,他死死盯着灶台,口水咽得喉咙疼。

现在,他终于捧过缺角的旧瓷碗,用细过筷子的指头夹起竹筷急迫刨向碗底,白花花的大米饭塞满他整个嘴巴。真香! 等他囫囵咽下再睁开眼,一股慌乱瞬间震开天灵盖——米饭不知怎的掺满深褐色的沙子! 郭达爱环扫一眼,看见所有人碗里都掺了沙,可他们并不察觉,任他怎么叫喊,家人都是没听到一般。他端起碗冲到灶边,灶上也是一锅褐色。郭达爱好比猛地被抽走脊梁骨,身子软塌塌扑上灶头,瓷碗咣当摔碎脚下……

在凌晨三点惊醒,郭达爱呼吸急促,额头汗淋淋。他再也睡不着。熬到天蒙蒙亮,郭达爱起床去河堤路溜达。

那口那么好吃的饭到底是什么米? 米饭又怎么会变颜色? 他绕过一丛凤尾竹,滨江休闲广场草坪上高大的奇石闯入郭达爱眼帘。一见着这块锡矿石他便立马确定,梦里掺进饭碗的沙子,是锡矿粉末。

这番确认似乎减了郭达爱的纠结,可下一秒又叫他沉重起来。郭达爱的老家地苏镇是南方有名的矿区,史上盛产铅锌锡锑等矿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苏矿区大规模采选冶,到处是矿窿,冶炼厂一家挨一家。郭达爱就是靠着那时从矿区淘得的第一桶金,后来才成为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的。但重开发轻治理的恶果日益凸显,五年前,冶炼厂关停拆迁,重度污染使矿区数万亩土地无法再耕种。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老小小,靠政府发放耕地生态补偿金度日。比村镇败落更让人锥心的是灰凉情绪蔓延,像无解的紧箍咒套在每个地苏人头上。郭达爱越想两腿越发软,他瘫坐在奇石边上,心头好比勾住一个大秤砣,沉得喘不过气。

下午上班时间一到,郭达爱走进县生态环境局局长唐秀永的办公室,说,局长,我想修复地苏矿区的土地,种上再生稻。

再生稻是收割谷子时特意留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让其用两个月时间又长熟一茬稻米。再生稻对生长条件要求高,必须在温度、阳光、水源条件适宜的地区种植,才能保证稳产。地苏属旱作地区,水稻极少。小时候的郭达爱要是偶尔吃上一碗再生米饭,一定会端碗转过经常欺负他的伙伴门口,炫耀地喊:吃再生稻喽! 仿佛这种宣告能挽回他的尊严。他也在一次次变本加厉的衍生欺负中,养成自尊极强少说多干的倔犟劲。

郭达爱甫一开口,唐秀永满脑壳惊讶。唐秀永学地矿专业,做梦都想治理这片被划为不宜耕种区的土地。眼前的郭达爱在当地算个人物,天生犟劲,颇有能量,从不轻易动念头,认准了就干。治理土地,资金、修复技术,郭达爱能行吗?

半个月后,当唐永秀去翻郭达爱送来的厚厚一沓资料时,他着实被震撼了一把。资料分三部分,首先是修复方式。把被污染的平缓地块挖深一米,施入专利药物,形成品格结构和化学键,覆盖一层专用膜,土壤中铅砷镉铊等成分被永久固定,不再上冒下浸。之后铺上三十厘米秸秆稻草,再从外边运来净土回填七十厘米,彻底改变一米土质。改良后种粮食蔬菜和草莓西瓜这类浅根作物。挖出来的土拿去覆盖缓坡沟谷,同样施药形成品格结构和化学键,砌墙保土防止浸出流失,再按设计种上观赏花木。第二部分阐述综合开发,在矿区搞光伏和风力发电,建新能源局域电网,向地苏镇群众优惠供电。最后一份资料,则是郭达爱草拟的企业和政府、农户三方的开发种植及分成协议。

唐秀永看完,“啪”一声合上卷宗。地苏那片被污染的土地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现在郭达爱要修复矿区了,唐秀永真是百感交集,他决心要向县里争取,让县委能同意开展土地修复。

很快,施工队把这片开挖的土地围起来。挡板上贴着各种工地规章,还有项目介绍和效果图。一个中年汉子骑摩托车经过,停下来一看,哈哈大笑说,日头要从西边出来了,政府都检验过有毒,郭老犟还拿钱去洗它,洗得干净吗? 我打包票撂个话,他干得成我就用手倒起走路。

郭达爱对这些不管不顾,跑得脚跟打绞。整出一块地他立即实时检测,专业机构拿来最先进的设备,派一队人长驻地苏镇。一旦检测合格,就赶紧种上适合的植物,半天不耽搁。玉米、蔬菜、蓝莓、西瓜,根据时节适合什么种什么。他只求一个快,快点种快点收快点检测。每次检测他都如临大敌,搞得科研和检测机构,还有县里镇里的人也跟着一惊一乍。他很幸运,种出来的东西全部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地头看热闹的群众稀罕得不得了,原先放话要双手倒起走路的那个人,鸡啄米似的猛点头,一个劲说服了我真服了,郭老犟做哪门都犟出名堂,人精。

可再往后很快遇到坎儿,郭达爱的钱砸完了。

唐秀永陪着郭达爱上火。他找到县长焦急地说,我们得上省城争取,可拖不起哟。县长经不住他缠,次日大早俩人赶省城。领导接过材料,认真听他们讲,完了他呵呵笑道,真是够巧了,我也正想找你们。

原来昨天下午省里开会,其中一个议题就是五年脱贫攻坚后,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建设生态强省,而资源枯竭地区生态修复和发展迫在眉睫。就这样,第一期项目补助的五千万元近期就可以下拨了。

他们回来不久,更大利好传来,南方电网愿意投资和郭达爱一起搞风电和光伏开发,建设局域电网,以优惠百分之二十的价格供给当地群众。

直到最后一片土地修复完成,郭达爱才开始种再生稻。这片土地最平坦,修整时小块并大块,连着千余亩,在山区颇为壮观,全种稻子。郭达爱找来其他色彩的品种,有红有黑还有蓝色的。在平坦的稻田中,各色新品秧苗,栽出“绿水青山”“锡都新貌”这类图案。从秧苗返青到成熟,这些图案一直飘荡在茫茫稻海里,航拍出来很是养眼。

(选自《广西文学》2024.4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