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阅读《自白》,完成小题:

自  白

铁凝

    ①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

    ②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这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③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她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写诀别的信。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她帮助这老人纫上针。她甚至觉出方才她那“尽情的绝望”里有一种做作的矫情。

    ④她纫了针,并且替老人针脚均匀地缝好邮包。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整了绽裂的邮包。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常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想着这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地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像梦。

    ⑤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是一条踩得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条老路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

    ⑥我们曾经在公共汽车上与人争吵,为了座位为了拥挤的碰撞。但是永远也记不住那些彼此愤怒着的脸。记住的却是夹在车缝里的一束小黄花。那花朵是如此的娇小,每一朵才指甲盖一般大。是谁把它们采来——从哪里采来又为什么要插在这公共汽车的窗缝里呢?怨气冲天的乘客实在难以看见这小小花束的存在,可当你发现了它们才意识到胸中的怒气是多么的没有必要,才恍然悟出,这破旧不堪的汽车上,只因有了这微小的花,它行驶过的街道便足可以称为花的街了。

    ⑦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⑧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

(1)、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的同学和作者的自白分别是什么?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

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3)、仔细阅读第④段内容,谈谈作者的同学为什么说“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
(4)、“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阅读《差一分钱》,完成问题。
                                                                                 差一分钱
                                                                                   葛取兵
      ①父亲一定有心事。
      ②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③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④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恙。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弊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⑤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⑥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⑦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⑧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
      ⑨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⑩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⑪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⑫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⑬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⑭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⑮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⑯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⑰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⑱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⑲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⑳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风景

朱成玉

    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多方医治都无济于事。看到我们愁容满面,母亲安慰大家:“就算看不见东西了也没啥,不耽误吃不耽误喝,没啥不好。”

    为了让她在失明前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我请了长假陪母亲去旅游。母亲自然是欣喜万分,却忍不住担心:“你这怎么说请假就请了呢,快和妈说说,是不是工作不顺心了?”

    “再忙也没有陪妈妈重要。”从小就嘴甜的我总能哄她高兴。

    我们大包小裹地上路了,因为母亲眼神不好,照顾起来十分不便。母亲看我忙里忙外的,很是内疚,在车上尽量不喝水,因为怕上厕所。

    母亲每到一地,都如饥似渴地睁大已经有些模糊的眼睛使劲地看着,有一种努力要把整个世界都看进眼里的架势。我则不停地为她拍照,母亲在每一个镜头里都笑靥如花。

    那一刻,我感觉母亲年轻了许多,脸颊上仿佛镀着少女的红晕。

    每次回到旅店,母亲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把当天看到的风景在脑海里过一遍。

    “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她喃喃地说。

    母亲多容易满足啊,我心生内疚,平日里总是很少陪母亲。而现在,母亲的眼睛累了,就要关紧这扇窗户了。

    路走多了,母亲累了。听着我的下一步计划,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样的奔波实在让母亲有些吃不消。我暗自思忖:这就好比是强行往母亲的脑海里塞一些回忆的碎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我也累了,进入梦乡。梦见了小时候,手握着风车,和母亲一起在田野里飞奔。母亲把我高高地托起,转着圈儿。阳光被卷进风车里,像棉花糖,温暖甜蜜得让人晕眩……朦胧中感觉到一双手被暖暖地握着。是母亲,安静地坐在我的床边。我把眼睛眯个小缝儿,看见母亲使劲地大睁着眼睛,定定地看我,仿佛要把我整个地印进心里去。想起儿时,母亲也是习惯这样看我的啊。临睡前,母亲总是到我床边来,总是要认真地看我一会儿,直到我睡着,在梦的波浪里卷起幸福的鼾声。

    我忍着不让母亲知道我醒来,我喜欢被她的手握着。这双沟壑丛生、粗糙干硬的手,牵引的却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

    第二天游览时,我问母亲今天的风景好不好。母亲说:“儿啊,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好风景。”

    是啊,这就是母亲,她看到的哪是什么风景,她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她就算摸索在黑暗的谷底,也会有力地握着孩子的手。这就是母亲,如果我觉得寒冷,她宁可敲碎自己的骨头,为我燃起一堆大火,为我取暖。

    我知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已深深地烙印在母亲的生命里,即便母亲失明了,儿女们也是她时时可以见到的风景。

    原来,母亲的记忆从来不需要填充,因为孩子早已将那里占得满满,不留一丝缝隙。

读下面的文学类文章,完成小题。

午休的父亲

①八月的北京处于近年少有的高温时节。月末那几天,气温很高,特别是中午,一丝风也没有,每一片树叶都静止着,看上去皱巴巴的。人置身户外,如在桑拿房中,片刻便会出汗,感到缺氧似的。

②我住的小区从六月份就开始进行老旧小区的楼房改造了,过程挺复杂,一幢楼改造结束,差不多十几道工序。我家住的那幢楼刚搭完脚手架。我因颈椎病重,不敢享受空调,所以不但开窗,连头道门也开着,那样会使空气最大程度地对流,感觉能稍微凉快点儿。

③“嗨,吃了没?我也吃过了!大中午的还能干啥?歇着呗!好好好,小声点……住户屋里开着电视呢,我不是怕我说话小声你听不清嘛……”

④一天中午,我在家边吃饭边看电视。然而我竟听到了门外一个男人大声所说的话,遂将电视声调小。受好奇心驱使,起身走到门口,探头向外看了一次——但见一个裸着上身的四十余岁的男人仰躺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拐角处,身下垫着片由废旧纸箱拆成的纸板,纸板上铺着脏兮兮的工作服。他躺着的地方原本是有窗的,窗扇已被连框拆去,窗口赫然。在那日,在那个中午,那儿的确是稍微凉快点儿的地方。而他周围,遍地碎墙渣子。

⑤我缩回头,关了电视,继续吃饭。

⑥“老婆,那什么,我那摩托,你要推到棚子里,以防下雨淋了它。别啰唆了!我也想家行了吧!多大人了,我又不是第一次外出打工!女儿在吗?快让女儿跟我通话!……”

⑦走廊拢音,那男人的说话声,我听得更清楚了。

⑧“乖女儿,每次听到你的声音,老爸的心情都是美美的!要把书念好。学习这事儿,不是为老师学的,也不是为我和你妈学的。我们反正就这样了,可你刚上高一,人生还长呢,学历高点儿将来找工作不是容易些吗?知道这个道理就好。钱不是问题!爸还是那句话,你将来能考到什么份儿上,爸妈就有能力供你到什么份儿上。我这儿一切都好。热!北京也热。老爸这会儿在午休。铺的新凉席,每人都有睡的地方,还有大风扇,凉快得很,特解乏……”

⑨我想我再听下去似乎是一个偷听者了,顿觉客臊,便去关门,却不料见到了这样一幕——楼上姗姗她妈正与她上楼:姗姗才小学二年级,她妈需每天中午将她接回家。她看着那男人的样子吃惊不小,呆立在一级台阶上。姗姗妈也不由得“呀”了一声,却立刻对女儿说:“上啊,叔叔是热的。“那男人旋即坐起,慌忙往身上披工作服,连说:“见笑见笑。”姗姗妈说:“理解,有什么可见笑的呀。”她边说边牵着姗姗的手上楼去了。而那男人站起也不是,再躺下仍不是,样子栖惶极了。

⑩我关上门正漱口,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姗姗拎着塑料袋在门外看我。我刚要开口,那女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小声说,里边的东西本是她妈让她送给“午休的叔叔”的。我也小声说:“那你送过去呀。”她细声细气地说:“叔叔睡着了,爷爷过会儿替我送给他吧。”我扭头看去,见那位午休的父亲,背朝楼梯,蜷着双腿,已睡实了。他的工作服也不垫在身下了,被他弄成一团抱在了怀里。想必,起初是盖在身上的。

⑪我接过塑料袋一看,装的是两瓶矿泉水,一瓶可乐,还有一个很水灵的刚洗过的大桃子。“爷爷您轻点儿关门。”姗姗说完此话,踮起脚尖,悄没声地往楼上迈。在楼梯上她往下看了一眼,竟又连退两段台阶,蹑手蹑脚走到“午休的叔叔”身前——原来他装饮水的大可乐瓶子倒了,她替他扶了起来,放在他碰不到的地方。她再次踮起脚尖上楼时,冲我一脸烂漫地笑。

⑫有好邻居是种造化。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敬夫①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漾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益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于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安不为之掩卷太息也。

(节选自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有剧改)

【注释】①敬夫:张栻,字敬夫,朱熹好友。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住在山野(节选)

李娟

①我们搭的帐篷,除了我们谁也不敢进去。这“房子”才住进去三天,柱子便倾斜到了一种相当可怕的角度。

②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在那个破帐篷里住了一个夏天。那根柱子一直不曾停止过倾斜,但始终没有真正倒下来,因为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维护。我们先是在柱子根部垒了几块大石头;然后用粗铁丝揽着它的顶端朝相反方向拉,绷直的铁丝另一端系在另外一块大石头上——把柱子拽住;最后还用一根手臂粗的木棍抵着帐篷另一边的另一根柱子——把这根柱子撑住。就这样,它一直坚持到我们离开的那一天。等我们收拾完行李,扯开塑料篷布,撤去所有的防御工具,它居然还没倒下。

③我怀念那个憩息在美丽地方的五彩鲜艳的半透明“房子”。住在里面,黑夜仿佛只是一瞬间,白昼漫长而绵绵不绝。巨大的云朵在天空飞快地移动,“房子”里也跟着忽明忽暗。阳光暴晒的那些天里,简直要撑着伞才能在“房子”里过日子。若是雨天,则满地水坑,四处明晃晃的,“水线”悬满了“房子”。而那些后半夜突然醒来的时光里,圆月从群山间升起,帐篷上清晰地印出一个硕大无比的牛头,那是在我们篷前空地上过夜的牛朋友。

④我家床底长满了青草,盛放着黄花,篷顶上停满了鸟儿。那些鸟儿的“小脚印”细碎,闪烁地移动着,清晰、可爱,给人“叽叽喳喳”的感觉,尽管它们并没有叽叽喳喳地叫。我们在帐篷里愉快地生活,不时抬头看着透明篷顶上那些调皮、有趣的“小脚印”。它们浑然不觉,放心大胆地在我们头顶展示着轻松与快乐。有时我妈爬上柜台,站得高高的,用手隔着篷顶的塑料布轻轻地戳那些脚丫。开始它们没有觉察到,可能只是感览有些痒吧,便在原地蹭两下。后来我妈戳重了,鸟儿们也只是漫不经心跳开去,就像在大树上感党到叶子料功那样不经意,一点儿也不大惊小怪。我妈满脸笑着,但忍着不出声,鸟儿跳到哪儿犹戳到哪儿,她想象着鸟儿们纳闷儿、奇怪的表情。

⑤听起来好像我们跟大自然有多亲近似的,其实不然。在这里,牛总是顶我们撑帐篷的桩子,狗偷我们晾挂的干肉,顾客和我们吵架,风也老掀我们的筵项。我妈就从森林里拖了几根小倒木回家,请邻居小伙子帮忙,哼哧哼哧架到帐篷顶上。她以为用它们压住篷布,风就没办法掀开篷顶了。结果刚刚搁上去最后一根木头,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噼里啪啦”“稀里哗啦”……塑料“房子”给压塌了。

⑥最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大雨天气,四面八方都是水,跟住在水晶宫里似的。一抬头,一长串冰冷刺骨的水珠淌进脖子,我缩起脖子赶紧跳开,却一脚踩进一个水坑。

⑦在那个帐篷里睡觉,被子上还要搭一层塑料布。六七月间,总会时不时来一场雨,有一阵没一阵地摔打在篷布上,“房子”里也会有细雨如蒙蒙雾气般飘起,枕巾和被头潮潮的。有时候雨下着下着我就渐渐感觉不到水雾了,外面静静的,又让人莫名地激动,上方的天空像在幻觉中蒙蒙现出动人的红色。我知道,那是下雪了。

⑧山里面的天气那是——刚刚晴空万里,碧蓝如洗,突然一下子就移过来一堆云,顷刻暴雨连连。暴雨铺展没一会儿,瞬间打住,像自来水龙头一下子拧紧了似的。我还没回过神来,云层像戏法似的突然散尽,晴空万里。再等几分钟,再来一次乌云沉沉,大雨倾盆,然后雨水再一次戛然而止,天空做梦似的晴了,阳光再一次普照万物……就这样反反复复,把人折腾得俊傻的,麻木地等着下一场雨或下一场晴猛地跳出来吓唬人。

⑨在那些日子里,几乎每天都得如此反复三四遍,甚至更多。

⑩其实,如果我们的小帐篷再结实一点儿,我也绝不会说这么多有关天气的废话。我们实在太惧怕天气了,在自然中,人渺小又软弱。风雨来时,我们几乎只能用双手挡在头顶了。我们保不住“房子”,最多只能保住心底巴掌大的一处干燥、温暖的角落。我们也在想各种办法补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我们翻出各种各样的器具接水,用绳子把篷布漏水之处揪作一团绑好;把篷顶上被风掀起的篷布边缘系根绳子、吊块石头,使其平整、稳固;还在帐篷四面系上铁丝,周围挖好排水渠……但做了这些就跟什么也没做一样,我们暴露在荒野中,被风雨“冲刷”。我在风雨中用铁锹挖开帐篷四周的泥土。锨刃下草根牵牵扯扯,草皮密实地连成一团,怎么也挖不动……我们又往垂落在泥地上的篷布边缘上压石头。石头不够时,便压上去一些连着草皮的重泥块儿。对铲不动的草皮,我就扔了铁锨徒手上,又拽又扯。拽着拽着,我突然停住,指着一大块沉甸甸的潮湿泥土,对我妈说:“看,这上面还有株草莓……”

⑪她笑了,然后我们一直笑着干到最后。雨也停了。雨停的地方,到处都是草莓的掌状叶片。我想,不久后会有一颗鲜艳的果实,结在我们最艰难、最绝望之处。

⑫我们离开那里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如何更好地回来。

(选自《九篇雪》,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