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鹿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时已产生了“父子不得相互告诉”的思想。汉宣帝曾颁布:“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大父母匿子,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学界认为这是关于亲亲相隐制度最早、最明确的规定。

    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鞑语消息,亦不坐。”同时唐律还规定:“若犯谋逆以上者,不用此律……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虽告亦无罪,缘坐同首法”,认为因为“不臣”可以不用容隐制度。到近代,在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历次法律变革中,亲属容隐制度仍得以继承。

——摘编自王新霞、柳萍等《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特征——以“亲亲相隐原则”为例》

材料二:2012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明确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该规定赋予了亲属证人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特权,体现了亲属拒证权的理念。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为了避免自己及其亲属受到追诉,不愿意作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法律不应当强制打压。从更深层次来看,亲属拒证权制度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脉亲情,在宏观上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益。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对被告亲属所作证言持有怀疑态度,其被认可和采纳的机会很小。

——摘编自李旭霞《论我国刑事诉讼亲属拒证权制度之构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汉刺史除对二千石(郡太守)及王国相进行监察外,其侧重点是对诸侯王实行监督,可以监督“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者,表3所示是刺史监督的几个具体事例。 

事件

出处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八月,燕刺王刘旦见武帝崩、昭帝立,怒曰:“我当为帝。”与中山哀王子刘长、齐孝王孙刘译等勾结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隽不疑。瓶侯(葛川靖王子)刘成告之隽不疑,隽不疑立即行动,“收捕泽以闻”.“而望王(指燕剌王刘旦)反道自新”

《汉书•武五子传》等

地节中,冀州刺史林奏刘年(代孝王刘参之玄孙)“为太子时与女弟则(刘则)私通。及年立为王后,则怀年子……年使从季父往来送迎则,连年不绝”。因其行淫乱,被“废为庶人”

《汉书•丈三王传》

在宣帝时期,张敲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广川王国发生了一系列不道德的事件和盗贼行为,但却无法找到贼首。张敲通过情报掌握了贼首的名字和所在地点。广川王的昆弟与皇族的刘调等人与贼首与结,使得贼寇屡屡得逞。张敞亲自率领郡国的官吏,准备数百辆车图守王言,搜捕刘调等人,采然,在宫殿中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张敞上奏天子,揭发广川王的罪行,然而,天子心存仁慈,不忍让广川王受到极刑,只曼将他的爵位削除

《汉书•张敞传》

——摘编自罗庆康《汉代刺史的职权及其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