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冲刺(一)试卷
【甲】朱湘先生在《书》一文中是这样与历代的藏书家和文人不期而遇的: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我们这里说的读书见人,目的与传统解释学不同。【乙】传统解释学研究作者,是为了通过了解作者其人、得知作者之意,再推知文本之意。这是一种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解读路径。就像直奔证据的逼供信,非得从作者那儿得到个“意”不可。【丙】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表现——存在论阅读,作者的原意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揣测、感悟、洞悉作者的言语动机。通过文字的甲胄,触摸鲜活的言语生命的脉息,感悟其汹涌起伏的言说悸动和激情,体察其览尽世态炎凉的狂喜或悲泣,以获得对言语生命、言语人生的觉悟,为自己的言语生命注入动力。
(甲)学作诗词,各种写作技巧固然必不可少,不过必须先要有诗料----你所掌握的词汇。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词库,词库是庞巨宽绰还是狭小逼仄,是偏于典雅还是流于俚俗 , 决定了作出来的诗词是渊雅典重,还是浅俗无聊。
(乙)中国诗歌史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猪”字是不入诗词的。乾隆皇帝写了一句“夕阳芳草见游猪,”便成为文人的笑谈。(丙)(《木兰辞》里有“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句子,那是因为《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不是诗的主流。)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新词,以及带有特定时代色彩的新词,也是不宜入诗的。像谭嗣同写过“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令盛于巴力门”,“喀私德”是英文caste的音译,也就是印度的种姓,“巴力门”则是英文parliament(议会)的音译。这两个词在清末都曾盛行一时,但这样写,未免不像诗了。故而初学者应经由大量的阅读,涵泳于经史,游弋乎子集,建起自己的词汇小库房,临到用时才不会捉襟见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