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

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消灭  击败  夺回  占据  控制 B、歼灭  击败  占据  控制  切断 C、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D、消灭  击溃  控制  占据  控制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1983年夏天,在杨利伟上高中的时候,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来学校招收飞行员。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经过严格           (a、挑选  b、选拔  c、推选),成为一名空军学员。

      1987年,杨利伟从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以后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988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部队10年间,他安全飞行了1350小时,曾两次荣立三等功。

      1996年初夏,杨利伟参加航天员体检。航天员的选拔可谓是百里挑一,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极端严格。有关专家指出,在飞船上,每增加一克有效载荷就必须付出很多的推力,飞行代价十分昂贵。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讲,身材粗矮一些的人,其脊柱对抗冲击力的能力会更强一些。几个月下来,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在886名初选入围者中脱颖而出,入选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1998年,杨利伟与被选拔出来的其他13人一起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载笔航天工程、航天医学基础……30多门课程要从头学起。一向不甘落后的杨利伟 愤学习,初来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开始时,杨利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而到后来考试时,他           (a、自然  b、当然  c、居然)得了100分。

     接下来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更为            (a、艰难  b、艰险  c、艰苦)。仅以“超重耐力”训练为例,一个人就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识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苦练加巧练,慢慢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顺利地通过了各项严格的训练。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飞船发射前夕,杨利伟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10月16日早晨,经过21小时的“太空之旅”,迈出返回舱门面对欢呼的迎接人群,杨利伟的第一句话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在即将登上前往北京的飞机时,杨利伟用三句话总结自己的“太空之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