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二单元8《蝴蝶的家》一课时 练习

课外阅读。

蝴蝶

郑振铎

    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给花园;甚至于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的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汩汩的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红的,白的,黄的,黑的,以及各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栩的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在着的,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来了,偕来的是花的春天。当我们在和暖宜人的阳光下,走到一望无际的开放着金黄色的菜田间,或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的草地上时,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翔着。一刻飞向这朵花,一刻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的扇动。一群儿童们嬉笑着追逐在它们之后,见它们停下了,便悄悄的蹑足走近,等到他们走近时,蝴蝶却又态度闲暇的舒翼飞开了。

     “啊,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

    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到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滥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在向前或向上发展。

(1)、语段中“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中“不能名色”的词义是
(2)、文中第一自然段空出了末句,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A、栩栩的蝴蝶们也都飞来了 B、蝴蝶们也都栩栩的来临了 C、都迎来了栩栩的蝴蝶们 D、都栩栩的飞来了蝴蝶们
(3)、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哪些景物(至少写出10种景物)?
(4)、作者从哪些画面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5)、作者借助于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超过20个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选择

    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míng mèi的阳光。

    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了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qiáng)薇(wēi)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zhē bì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二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犹如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释】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著名的果树和花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娘不爱吃,你吃

    回家,母亲照旧做了我最爱吃的面,诱人的香气从泛亮的油花上飘腾开去。忍不住!一端上桌便伸长筷子,吸溜吸溜地一阵狂吃。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瞧,还是那猴样儿!”我嘴里塞满,含糊回应:“嗯,还是那个味儿!”

    忽地,筷子挑到了碗底的荷包蛋,两个。趁母亲忙,偷偷挑了母亲的碗,没有。心里不由得酸楚,虽然鸡蛋已不再稀罕,可母亲照样视为佳肴,专门留给我这老儿子。小时候,每当我夹着嫩黄的鸡蛋给母亲时,她都会怜惜地说:“娘不爱吃,你吃。瞅着我吃完,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而今,母亲年近七旬,我已为人父,可爱我的方式依然朴素、无言。望着荷包蛋,我喉头一紧,张不开嘴,低头夹到了母亲碗里。母亲还是那句:“娘不爱吃,你吃。”我不敢看她的脸,边挑面边说:“天天吃鸡蛋,我不爱吃,你吃。”母亲顿了一下:“我儿生活好了,娘吃,娘吃。”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

    那顿饭,我吃得很认真。每遇母亲特意准备的菜,我便有意地少吃,多剩些留给他俩。我知道,父母勤俭惯了,只有我回家才会准备得如此丰盛。父母指着满桌的剩菜,嗔怪:“就吃那么一点哪行,再吃点!”我笑答:吃饱了,都吃撑了。既而顽皮地拍拍肚子,父母乐了:“这又得让我们吃好几顿。”我暗自偷乐:当年你们也是这么“骗”我多吃的嘛!

    父母渐老,已然羸弱,似乎对我更多了几分依恋、依赖。让我感觉,应该多爱他们一些,一如当年他们爱我一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千米。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海滩下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花石、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花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

    早在1926年,当地的汉族和黎族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不禁面对大海高呼_____你好啊_____海南岛_____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养一枚月亮在心底

程应峰

    ①孩提时期,最简单、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在水中捞月亮、在水边煮月亮了。

    ②在有月亮的夏夜,于村前的小河边,捧一捧河水在手心,待水沉静下来,一枚亮晶晶的月亮便在手心跳跃、荡漾。当水从指缝间渐渐流走,那枚月亮也悄然回到了河水中。再捞,亮晶晶的月亮又回到了手心里。

    ③光捞月亮还不过瘾,有时候,还会顺着兴致煮月亮。找来一个破损了的却能盛水的瓷碗,盛好水,搁在两三块架成中空的石头上,月亮就悄然静寂地躺在破碎却闪亮的瓷碗中了。再放入几条从小河中捞起的小鱼小虾,就可以点上柴火,开始享受煮鱼、煮虾,也煮月亮的乐趣了。一开始,碗中的月亮被鱼虾搅乱,不成形状。不一会儿,水烫了,一切都平静下来,月亮依然亮晶晶地躺在瓷碗里。再过一会儿,水煮开了,鱼熟了,虾红了,月亮也冒着热气回到了河水中或天上。

    ④就这样,几个小伙伴,在夏夜的月色里,坐在沁凉的河滩上吃着喷香的鱼虾。天上有月,水中有月,鱼虾也沾染着月亮的味道,那是孩提时代一件多么美妙、多么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⑤如今又是月夜,看着茫茫夜空中那枚寂寥得有些落寞的月亮,就有丝丝缕缕难了的情愫游离在心底。云总是被风渐渐吹散,月色何尝不是在生命中渐行渐远?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枚月亮养在心底。这不是为了照亮去时的路,而是为了可以在迎面而来的日子里,享有一份缠缠绵绵的思念。养一枚月亮在心底,让它脱落成雨中红莲,脱落成雪中梅花,脱落得智慧而感性、雅洁而从容。如此一来,心有所依,情有所寄,所有蓬勃于生命之中的行云流水,就会殷殷切切,萦回左右,相伴成红尘之中最曼妙的诗意,一生之中最安然的慰藉

(选自《扬子晚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