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晚餐很丰盛,有50%的菜肴为我首次品尝——怎样理解?
(2)、“该事体万关疙瘩嘞,阿拉勿晓得咋弄弄嘞!”这句宁波话啥意思?
举一反三
阅读《种棵树收留时光 》,回答文后问题。
                                                                                                                              种棵树收留时光
        没有树的院落,就像没有父亲的家,空荡荡的。我发现时,春天已到了。
        那些树,是父亲种的,就像我和姐姐,有着各自葳蕤的时光。岁月不居,姐姐已结婚生子,我也将在城市安家。如同那些树,我们终要长到分叉的年纪,然后分道扬镳。现在父亲卖掉它们,手刃了那段时光。他把钱全都交给我,刚好够买一间卧室。
        我买了新房,父亲卖掉心房。我顾不了这么多,一如父亲和家的衰落。在他面前,我总像个孩子般没用。父亲总有他的办法,哪怕我天文数字的房贷,他眼也不眨一下,淡淡对我说,你工作你的,我想办法。卖掉树,父亲去打工了。这是他全部的办法。他终于明白,那块地能养活全家,却补不了我的城市生活。虽然他谙熟农事,在田地里游刃有余,但到了城里,他就像迷途的孩子,不知所措。
        父亲走了,我回家收拾“残局”。树枝凌乱散落一地,乍绿还黄。枝桠上,叶芽迈着整齐的步子,正饱满地跑向春天,到我面前,却戛然而止。我把它们捡起、码齐、放好,就像收集那些弥足珍贵的往事。
        清理好树枝,接着是树根。树是齐根锯断的,硕大的伤口,像父亲的嘴在喊我。我虽然听不见,但从明灭的年轮里,我能认出那些逝水流年。枣树清瘦,是父亲给我种的,我嘴馋;桃树细腻,是父亲给母亲种的,母亲身体不好,桃树避邪;槐树匀称,是父亲给姐种的,姐喜欢吃槐花……哪一棵是父亲种给自己的呢?我仔细辨认,这些让他疼痛不已的树,竟没一棵是他给自己的。
        扒完树根,坐在寂寞的院落里,我有种被掏空的感觉。
        母亲喊我烧锅。如今家里只剩下母亲,我一回家,她就喊我做这做那。我知道她并不想我干多少,只想我在她面前,让家有些回音和气息。母亲做着饭,说落着父亲:是不是又跑丢了。也不打个电话。吵闹一辈子,她还是关心他。
        我拨通父亲的电话问,习惯吗?父亲不屑地说,有啥不习惯的,工地的活,比种庄稼容易,钢筋扎好,往地上一种,就会长出大楼……父亲变得很健谈。他总是这样,再艰难的事,也说得轻描淡写。
        父亲忽然问,家里的树发芽了吗?我支支吾吾。或许他忘了,家里的树都卖了。父亲喃喃道,应该发了。我轻轻问,还迷路吗?他笑笑,不好意思地说,不迷了,我找棵大树,就有了方向。说起那树,他又来了精神,滔滔不绝。我没想到,竟然是棵异乡的树,引领着他走进城市,而我只能远远旁观着。
        我决定给父亲种棵树,帮他收留那些渐渐老去的时光,让他能找到回家的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打不碎的韧性陶瓷
①陶瓷,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最早的人造材料。一万多年以前,它的诞生使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然而,陶瓷的脆性一直是它的致命弱点,如果能够克服这个弱点,再加上它原有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非常有价值的性能,那么陶瓷材料的前途将远远超过现代的优质合金。
②可喜的是,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克服陶瓷脆性的“药方”。
③首先,从改善内部结构着手。研究表明,在陶瓷的原料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钇、氧化镁、氧化钙等粉末,经高温炼制成氧化锆陶瓷后,其中的氧化锆便生成两种晶体:立方晶体和四方晶体。当陶瓷受到外力作用时 , 四方晶体便变成一种单斜晶体,体积迅速“膨胀”。由于晶体的体积急速增大,进而可阻止陶瓷中原先存在的细微裂纹的扩展,陶瓷就不会破裂了。有人在氧化铝坯料中加入二氧化锆,当加入量为基体体积的15%时,陶瓷的硬度可以提高3倍,有人称之为“陶瓷钢”。
④其次,将纤维均匀地分布于陶瓷的原料中,以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其原理与我们在石灰中加入纸筋相类似。这是因为,将纤维加入陶瓷原料中,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纤维不易拉断,在工作时可承担大部分外加负荷,减轻陶瓷的负担,使裂纹不易产生;纤维与陶瓷体结合在一起后,具有很大的摩擦力,于是,陶瓷的韧性可以大大增加;即使陶瓷出现了细微裂纹,纤维也能将它们紧紧拉住,使裂纹不至于进一步扩展开来。
⑤第三,还在改善陶瓷表面状态方面下功夫。一般来说,陶瓷的断裂大都从表面开始,因此,改善陶瓷表面状态就犹如为防止陶瓷的破损设下了一道屏障。具体方法为:通过化学和机械抛光技术消除陶瓷的表面缺陷;对氮化硅、碳化硅等非氧化物,只要通过控制表面氧化技术,就可消除表面缺陷或使裂纹尖端变钝;通过热处理也可达到表面强化或增韧的目的。
⑥经过特殊加工的陶瓷,再也不是那种碰不得、摔不起的“瓷娃娃”了,即使把它丢在水泥地上也毫无损伤。这种打不碎的陶瓷,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高科技领域,如用来制造汽车、飞机、快艇的发动机和其他重要零部件。这类陶瓷材料无疑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温暖的墙

      ①子韫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子韫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子韫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指路小孩

       ①香港屯门有一条轻铁,沿途一边是街道,一边是山坡绿地。站台是敞开的,立着车费刷卡机。站在月台上,看闲花野草,楼宇路人。过一会儿,有电车驶来,路轨声在高远的天空下散得很远。

       ②头一回搭轻铁去天水围看朋友,半路上与一个小孩同行。那是个胖胖的男孩,穿一条肥大的短裤,颈上挂着八达通卡,手里提一个黑色乐器盒,肩上的布袋里是乐谱,应该是星期六上琴课或者下琴课回家。看他神情严肃、身负要务的样子很有趣,便逗他,指他的盒子说﹕“双簧管?”又说:“单簧管?”他先还绷着,后来就绷不住了,鼓鼓的脸颊露出笑容。又猜﹕“小提琴?”他用劲点一下头,猜对了。于是,我们就哼一段小提琴基础课程《开塞》练习曲,与他套近乎。

       ③搭乘轻铁比预想的要复杂。首先,同一个站台上有多条不同方向的路线﹔其次,我们要去的天水围似乎不在任何一条路线上。于是,招来新识的朋友,请他指点。他默想片刻,胖胖的手指头在路线图上指定一个点,表示是我们应乘的那路车﹔沿线爬行一段,停下了,表示我们需抵达的地方﹔停一会,手指头跳到另一条路线上,这回的意思是换车;然后,迅速爬行,直至天水围,停下。指点完毕,他便走开去,与我们保持一段距离。

       ④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上同一路车。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有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等找见我们,却又立即回过头,看前边人的脊背。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向一处。顺着他的指点走了几步,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又转身奔来。他努力交替浑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好避免磕碰,这样就更吃力了。我们不由停下脚步。他一边跑,一边用手再次强调地指点,使我们明白走错了。这一回,他引领着我们走到正确的站台,还是站在一段距离以外。

       ⑤车站月台上熙来攘往,他与我们,就像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聚散无常的样子。等驶往天水围的轻铁靠站,小孩看我们上车,才放心离去,乘坐他自己的车。

       ⑥从头至尾,他基本没有说话,大概怕我们听不懂他的广东话,或怕我们笑话他的普通话。唯有小提琴练习曲《开塞》的旋律,为我们作沟通,使我们于萍水中结交。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二】

我的故乡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何家箭楼。从元代开始,它因一眼名叫“竹井”的清泉而闻名百里。虽然现在很少回故乡,但最美不过故乡景,“竹井”那一年四季如画的风景总是在异乡的夜深人静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忆中,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碎石小路行走,远远地就看到一棵高大挺拔的香樟树,据说这棵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香樟树的旁边是竹林,郁郁葱葱,那一泓泉水就掩映在翠竹丛中,“竹井”因此而得名。泉水周围垒着一圈石块,错落有致地( )着。泉水清澈见底,喷涌而出的泉水,时而冲起沙子,细沙翻滚,很快,沙子又美美地沉在了井底;时而拨弄水藻,绿叶婀娜多姿,映衬得泉水更加( )。

“哗、哗、哗”泉水奏着乐曲,顺流而下,去灌溉等待着它的百亩良田。泉水淌过的地方,草儿翠色欲滴,花儿姹紫嫣红,竹子葱葱茏茏,好似一幅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春意盎然,多姿多彩。

“吱、吱、吱”知了唱着歌儿,夏天悄然来临。炎热的阳光灼烤着大地,“竹井”成了人们纳凉的好去处。老人们拿着蒲扇,坐在泉边,享受泉边湿润清凉的空气;阿姨们三三两两在一起搓打衣服,唠嗑家常;顽皮的孩子们,顺流而下,到泉水汇集形成的湖中嬉戏,追逐打闹,其乐无穷。湖中的荷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成千上万的燕子将家迁到荷叶上,赴约这场小荷盛宴,形成了故乡独特的“燕子奇观”。黄昏时,成群结队的燕子一会儿冲向云霄,尽情歌舞;一会儿掠过水面,荡起涟漪;一会儿停在树梢,呼朋引伴——这就是大自然最和谐的气息吧!清冽甘甜的泉水不但养育了人,也养育了庄稼。家乡的稻米很有名,这跟“竹井”泉水的浇灌是分不开的。

秋天,村民们驾着收割机,装着一车车金黄的稻谷满载而归。农忙累了,就去“竹井”里舀一杯泉水喝下,清甜可口,疲劳顿消。

冬天,寒风凛冽,许多地方的河水都已经结冰,而“竹井”里的泉水却白雾升腾,冒着热气,站在井边,暖意从心底涌出。过年时,家家户户从湖中捞起一条条肥硕的鱼儿招待客人,味道鲜美至极。故乡的鱼感觉是最美味的,就像喝了很多地方的水,总感觉别的地方的水比不上故乡泉水的滋味一样。

我希望故乡的泉水永远清冽甘甜,我希望重回故乡去品味一捧泉水,我希望再次听见燕子与荷叶的悄悄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