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判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五)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楚江就是长江,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2)、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3)、《司马光》一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君”指君子。
(5)、“一儿登瓮”中的“瓮”是一种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一课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跟头___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地望着他。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为什么?”几十双眼睛在问。

    “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衣服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