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九龙坡区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实验次数 | 钩码重量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4 | 0.1 | 2.7 | 0.2 | 74% |
2 | 4 | 0.1 | 1.8 | 0.3 | 74% |
3 | 8 | 0.1 | 3.1 | 0.3 | 86% |
物理量 实验次数 | 钩码总重 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拉力F/N | 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η |
1 | 1 | 0.1 | 0.6 | 0.3 | 55.6% |
2 | 2 | 0.1 | 0.9 | 0.3 | 74.1% |
3 | 3 | 0.1 | 1.2 | 0.3 | ▲ |
⑴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组同学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上表。则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blank#}1{#/blank#}J,总功为{#blank#}2{#/blank#}J,机械效率为{#blank#}3{#/blank#}。
⑶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及测量结果可知: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blank#}4{#/blank#}。
⑷第二组同学也利用1N、2N、3N的钩码进行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第一组同学的测量值,不可能的原因是{#blank#}5{#/blank#}(选填选项符号)。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方
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钩码时均加速上升
C.第二组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第一组
次数 |
物体的重力G/N |
提升的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2 |
0.1 |
0.9 |
0.3 |
74% |
2 |
4 |
0.1 |
1.6 |
0.3 |
83% |
3 |
2 |
0.1 |
0.5 |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1 | 1.0 | 10 | 1.1 | 20 |
2 | 2.0 | 10 | 1.7 | 20 |
3 | 3.0 | 10 | 2.3 | 20 |
(1)实验时,用手竖直向上{#blank#}1{#/blank#}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实验中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一定小于{#blank#}2{#/blank#}N;
(3)第①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blank#}3{#/blank#}(保留一位小数);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blank#}4{#/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某一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不是沿竖直向上拉,而是斜向上拉,其他条件不变,拉力将{#blank#}5{#/blank#},机械效率将{#blank#}6{#/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小明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W轮 ,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blank#}7{#/blank#}(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