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又到一年端午时。人们在多姿多彩的节日内容中品味中华文化的远香,(    )。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端午节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屈原心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幸福观;是大人手中的粽子叶,也是孩童腕间的五彩丝。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________,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________。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________,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银色浪潮中,重阳节被赋予更多敬老爱老内涵。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________,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行的力量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 B、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C、家国情怀思接千古,前行的力量在其中积蓄 D、也在积蓄前行的力量,从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之中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浑然天成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是人非 B、浑然天成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换星移 C、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是人非 D、水乳交融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换星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B、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C、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D、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得以绵远流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_____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_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