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发展联盟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两个孩子在树荫下玩,这时,一个孩子好像发现什么似的,惊叫道:“咦?光会走呢!这片叶子刚才还在树荫里,现在却在光里。”两个孩子一会儿看看树荫,一会儿看看光,好像在探究着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去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直到今天,吉林市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松花湖在全国的旅游宣传中仍是难见踪影,全国人民对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也就了解甚少,来吉林松花湖旅游的外地游客更是少得让吉林人心酸。
请结合材料及时代的特点写作,体现你的思考、认知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以诗歌形式写作),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你对这句谚语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论述,把文化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②新课程改革实施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越来越多的学校结合地方和本校的文化特色,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课程。
③ 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阿来的《尘埃落定》、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等作品,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烙印。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之余,也让我们感受到地域文化对作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的巨大影响力。
你所在的地域、所在的学校,甚至是所在的班级,应该也会有很多独特的文化。请结合某一具体的文化现象谈一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写作要求: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超出材料要求作文②字数800以上③体裁为议论文
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1910年,现为山东某中学校训。)
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1983年,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
③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布隆伯格在房产公司做中介时,其业绩始终比别人都好。当时没有手机,租客都是通过打中介公司的座机来咨询相关事宜。布隆伯格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走。假如租客早上7点或晚上9点打电话到中介公司,布隆伯格是唯一能接电话的人。布隆伯格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到场,可以确保自己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不缺席。
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今天,这种“到场”被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效率低的表现,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它很有必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纷繁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走相同的路线,看相同的景物,到同样的目的地。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但也可能让你错失良多。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