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③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嘚嘚”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应是银杏吧。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在香山,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刻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吧。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找到的。那就待来生吧,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的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卧听风雨

    ①先是一道闪电一下子照亮了卧室,又迅即恢复了黑暗,仿佛即开即落的巨大的白花。然后,雷声轰然而至。继而,风雨大作。我从梦中醒来,类似一尾鱼从深深的海底浮出了水面。哗哗作响的雨声密集得没有一丝缝隙和缺口。雨声与风声的力量相等。我的这间位于住宅楼顶层的卧室,仿佛成了危巍嵯峨的河岸。河水汹涌啊!我卧于岸上,仿佛一只不穿衣服的昆虫卧于岸上。半开着窗子,雨滴随风落在我的身上,仿佛水花溅在那一只昆虫的身上。这是夏季的雨,盛大,劲健,使卧听者愈感渺小。这是万物拔节、繁殖时期正需开怀畅饮的喜雨啊,沛然淋漓于田野、森林、草原、兽穴之上。我的双手也许将会因这一场夜雨的影响而发生些微的变化吧?更粗壮一些并饱含汁液,继而开花结实,收获十亩金黄的汉字?

    ②没有闪电和雷鸣。不知何时窗外开始飒飒有声,雨声。卧室内的寒意又重了一层。风声大于雨声,这是秋夜之雨的特征。“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位听雨的古代书生,窗外有一池荷塘。“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这位听雨的古代书生,枕边有一位美人。而我独卧,窗外只有几棵法国梧桐,可以细微地辨别出树枝相互摩擦的声音,又一片黄叶随风坠入雨中的声音,两只小鸟在巢里低语的声音……卧听风雨,我感觉自己渐渐脱离了现实,仿佛孤居于森林之中、湖水之湄,一间木屋安放着我的身体、书籍、桨、玉米种子。而被秋雨淋湿了身体的兔子、乌鸦、土拨鼠等等小动物被我的灯光吸引,纷纷跑来聚拢于木屋的四周甚至屋顶,从而证明我是一个有能力给它们带来暖意的人……一个卧听者再次陷入的梦境,有了秋雨的因素。

    ③风声远远大于雨声了。风声如狮吼虎啸,而雨声仅仅如琴瑟,且夹杂着雪粒,一同打击在窗上。冬天这个鼓手在软硬兼施地练习指法。我是蒙在鼓中的人了?季节正因一次次夜雨而不断转折并变幻着面目,日益冷峻。这是可以令古代的书生们梦境驰骋并留下佳作的雨夜啊!陆游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便一齐涌入他的梦中,涌出他的狼毫。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便梦回吹角连营了。五十弦翻塞外之声……而我枕边无酒(有饮料),无剑(有鼠标),一个被股票、物价消磨了壮志的人怎有颜面对满纸壮语的先人?这是属于英雄暮年的雨呵!挟带着早年的沙场、野草、呼喊卷土重来,安慰着苍苍白发下的永远不愿疲顿安卧的烈士之心。而我,只有卧听而已。

    ④也只有春天的雨夜能够减少一丝我内心的痛感和不安。沙沙沙,没有了夏雨的肃穆、秋雨的苍凉、冬雨的尖锐。雨声大于风声,这是春夜之雨的特征。我想,雨声是否类似于身体,而风声是否类似于灵魂呢?春夜之雨使身体大于灵魂并使两者趋于和解了吧?因而卧听之人的内心大都应该趋于平静、欣悦。比如,蒋捷“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显然是万念俱灰的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则显然是温醇醉人的春雨。再比如,还是陆游,在杭州的某座小楼里卧听一夜春雨,便不再梦铁马、梦冰河,而是期待第二天早晨深巷里会出现卖杏花的人了。我栖居的这座楼也许太大了一些,楼外的巷子太宽阔直率了一些,所以我对卖杏花的人自杭州一路寻觅到我的楼下已经不抱幻想。窗外的酒店里,卖玫瑰的人倒是不少。想一想陆游,他大概是一个只宜于买杏花的人吧?

某班开展“学习戏剧改编”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项任务。

【材料一】

莫言北大演讲:小说与戏剧

    ①谈到戏剧,这是我非常深的情结。成为戏剧家的夙愿,首先是由于我从小热爱戏剧,    在没读书之前,我先受到了戏剧的教育与束陶。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接受的历史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是来自戏剧的。因为退回去七八十年,那个时候农村认识字的人很少,大部分老百姓不具备阅读的能力,而且即便你有阅读的能力也没有书可以让你读。这个时候戏剧就承担了为老百姓普及历史知识、传递社会价值观念的道德任务,梁启超也说戏剧就是课堂,淡员就是老百姓的老师。农村没有剧院,只有露天的土台子,集市上即兴的演出, 实际上就是老百姓学习历史、培养所谓三观的地方。我当时是一个农村的小孩子,刚把能够借到的十几本书看完,骄做地认为我的学问已经登天了,因为能借到的书都被我看过了。这个时候集市上说的长篇评书,乡村剧团的巡回演出,民间老人们随机的演唱,就变成了我劳动之余最好的文化教育。这种收获当时感受不到,过了许多年之后,当我走上文学之路拿起笔来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才慢慢回忆起当年的场面,才意识到戏曲对于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村子里很多不认识字的老人都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戏文,我爷爷是一个老木匠,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他能把他看过的几十出戏从头背到尾,而且对哪个地方应该敲锣打鼓,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我想戏剧带来的教益更促使我们反思,在当下我们是不是确实要读那么多的书?也许少些走马观花般的阅读,多些精读,效果会更好。

②我真正的兴趣还是在话刷。我觉得中国作家写话刷特别顺理成章,因为我们中国古典小说的看家本领就是白描,白描就是不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意识流描写,只通过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行为动作就可以把一个人物的内心暴露无遗,就可以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我们中国古典小说就靠这个。我们北大的叶朗教授的《中国小说美学》里边对这点有非常充分的论述,大家可以找来看一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改行写话剧就跟写小说差不多了,写人物对话、写人物行为,当然再加上一点剧场描写,西方有的理论家把话剧定义为三要素,第一就是戏剧冲突或者戏剧矛盾,第二就是人物语言,第三就是剧场说明。

③冲突和矛盾实际上,就是一回事,就是故事设置的时候应该有一上来就把观众抓住的情节,不要演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云,,作为小说,像《追忆似水流年》那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舞台上也这样弄的话,我想有的观众会看不下去,大部分观众会受不了。现在我们给人家改电影、改电视连续刷,就要求连续剧第一集必须抓住人,让人看下去。第一集如果没有任何矛盾发生的话,这个L刷可能收视率就会大大下降。至于戏剧冲突和矛盾,我觉得也是塑造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手段或者说方式。一个人物的性格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暴露出来呢?在特殊环境。!我写过关于文学的一些肤浅小文章我说战争这一题材为什么很多作家都乐意写、很多剧作家乐意写,就是因为战争是非正常的人类环境,是非常态的人生存状态在战争中随时面临着生和死的考验,钱财的考验在这里变得很微弱了,重要的是活着或者死去。在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一个人的本质最容易暴露出来。所以战争文学往往是写人性的试金石,考验人性的试金石,戏剧当然应该借助这样一些成功的经验,在-一开始就要把人物放到暴风腺雨当中去进行锻炼,让人物的性格在这样一种考验面前袒露给观众或者读者。

④语言当然是话剧的主要手段,一切实际上还是要靠台词来呈现。好的话刷,我认为是有大量的潜台词需要观众来补充的。真正精彩的不是演员说出来的,是靠观众说出来的。这种潜台词的微我想看过好话剧的人都会有亲身的体验。人物的语言或者人物的对话,肯定是话剧最重要的成分,所以我刚才讲,你讲一个话剧故事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必须看台词才能够感觉到所包含的讥议,暗含的各种各样的潜在意思,才能够感觉到语言的机智、幽默、刘薄,总之没有台词的话剧是不成立的,这是老生常谈了。

⑤关于第三个戏剧要素,即场景的描写,这个我想可繁可简,我也曾经说过,每一部好的小说里面肯定都包含着一部或者几部话剧,或者也可以说一部好的话剧完全可以扩展成一部好的小说,当然扩展成小说的过程当中也添加很多小说的元素,但是最终核心的还是话剧。也就是说一部小说二十万字表达的内容,一部话两万字就可以表达得非常充分,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写小说的朋友们,也不妨换一下文体,写写话剧。

 (摘自《北京文学》2023年第9期)

【材料二】

    《孔乙己》课本剧(局部)

【时间:清末某天】

【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57岁)、酒店掌柜(50岁)、小伙计(14岁)】

【成亨酒店为曲尺形柜台,后面是挂着布帘儿门。柜台上摆着一个盆,盆中放着酒提子、酒漏:墙上挂着咸亨酒店匾和粉板。】

第一幕

孔乙己   (上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今年五十有七岁,人送绰号孔乙己。孔乙己?孔乙己是什么意思?实话告诉您,我也不知道。您瞧瞧,您瞧瞧,读书人读到连名字都没有一个,也实在是惨了点儿。可您没听说过吗(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书中美女呀想如玉。等感要是中了功名,也像丁举人一样八面威风——天房、置地、娶要、生子……里是雨林、海。到时像人人都扎术老爷。扎大爷唤对了,到时候,凡叫过我孔乙己的,我一概不理。哼,不给他们那么大脸。得,咸亨酒店到了,

掌柜的   (出店,拦孔乙己)止步,止步、止步、止步、止步,孔乙己!

孔乙己   何也?

掌柜的   你也不瞧瞧您这身打扮儿,这里面是你坐的地方吗?

孔乙己   我打扮怎么了?

掌柜的   我问你,你这长衫,有多少年没洗了?

孔乙己   你嫌我脏?

掌柜的   你这长衫,穿了几代人都没补了?对喽,是没人给补、没人给补。哈哈哈…

孔乙己   你嫌我穿得破?

掌柜的   外面请、外面请、外面请。

孔乙己   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

掌柜的   别看我这里面地界不大,那可是庙小神仙大,是有身份人休闲的地方。

孔乙己   开酒店,赚的是钱,你管我穿什么干嘛?有钱就是大爷,有钱你就得伺候着。你说    说,我孔乙己还欠你的钱吗?

掌柜的   不欠。

孔乙己   我赖过你的账吗?

掌柜的   没有,绝对没有。

孔乙己   既然不欠你钱,没赖过你的账,你为何不让我到里面饮酒?好歹我孔乙己也是个读    书人不是?

掌柜的   (掌柜侧着身子,用手肘支在柜台上,冷冷地上下打量着孔乙己,突然直起身子向    他靠近,在他耳边用近似挪输的语气问。)既然是读书人,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

孔乙己   (面露愠色)士可杀,不可导,哼!

掌柜的   得,孔乙己,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就算你行行好,照顾照顾我的买卖还不行吗?    等你中了功名、有了钱,我背你到里边喝去,好吗?

孔乙己   你也太损了吧?(往回走)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威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

掌柜的   我小人?孔乙己,不是我说你。看你那点出息,小孩子家看着苟香豆眼饰,张那么大的嘴,可你一人只给一颗,还用手罩住碟子,多乎战?不多也;多乎哉?不多也;多乎战?知道的是你捂着几颗茴香豆,不知道还以为你护着一碗红烧肉呢!哈哈哈哈……

孔乙己   你这碟子是不是也太小了点儿?

掌柜的   是,就是小了那么点儿,这是专门为你这号人预备的,碟子大了怕你买不起!再说    了,单靠你那一碗酒、一碟香豆的大买卖,我还不喝西北风去。

孔乙己   掌柜的!今天,我可是一碟苗香豆,温两碗酒!

掌柜的   小二!孔乙己,温两碗酒,一碟菌香豆!

孔乙己   (排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小伙计   来啦!孔乙己,两碗酒,一碟香豆!

掌柜的   喊什么喊,孔乙己一来,你就人来疯!

【掌柜的下场】

第二幕

孔乙己   (B)好,好、好接过碗,对清背歌。人生几何,等如朝露,去日背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啊,好酒好酒哇。

小伙计   孔乙己,你当真读过书吗?

孔乙己   那还用说?

小伙计   孔乙己,听说你写得一手好字,是吗?

孔乙己   那还用说?

小伙计.   听说你替人家抄抄书、写写字就能赚钱?

孔乙己   谁说的?

小伙计   听说你特懒、特馋,脾气特坏,写不了几天字,就连人家的纸、笔,还有砚台都    丢失了。是吗?

孔乙己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孩子家,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行、非礼勿视……

小伙计   唉,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东西了吧。你看你这么大的    人,还读书人呢,干嘛偷人家东西?多寒呀。

孔乙己   掌柜的来了!

小伙计   (惧怕的样子)孔乙己!别吓唬人。我问你,你为什么偷人家东西?

孔乙己   你一个小孩子家,怎么也学会侮人清白?

小伙计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人家的书,吊起来打你。是不是,是不是?

孔乙己   窃书,不能算偷、不能算偷。窃书。

小伙计   偷就是窃,窃就是偷,窃书就是偷书。别以为我不懂。

孔乙己   窃书,窃书,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小伙计   就是偷!就是偷!

孔乙己   子回: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溢矣。君子固穷……

小伙计   什么呀,哈哈哈哈。

孔乙己   (C)我说不是偷,就是不是偷,子贡曰:惜平,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小伙计   别之乎者也的,不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

孔乙己   你说什么?刚才,你说什么来着?

小伙计   我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乙己   你也读过书?

小伙计   啊!

孔乙己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香豆的茴字怎样写?……不能写了吧?……来,我教给    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应该记着,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要用的。

小伙计   谁用你教,不就是草字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吗?

孔乙己   对对!好哇,好哇……就是草字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可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小伙计不屑一顾,下场】

孔乙己   唉,小子不可救也。(起身进店,边走边唱)家有良田靠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

身边美女常陪伴,十七、八岁总活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