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诸子百家 同步训练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孔子广收徒门,兴办私学,有独到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表表人物。
材料一 春秋后期的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还会互相转化;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战国时期的庄子,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材料二 孔子是春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它”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政治上,他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战国时期的孟子,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材料四 战国时期的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学派
人物
核心思想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A
墨子
“兼爱”“非攻”
道家
B
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韩非
C
材料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