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 “(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绢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万屯,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探究二 经济篇
材料二: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探究三 科技篇
材料三:
材料四: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恩格斯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即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惜》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的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