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六单元期中综合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绢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万屯,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