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古文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虚受:虚心接受。③实:充实,充满。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

②陶后有闻

③故君子人多之为庭实焉

④空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性。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日树语
                                                                                                       翁秀美
          ①暑气渐褪,凉风新起,天高云淡,水净月清。
          ②秋,是一首清淡悠远的山水田园诗,秋日的树们则在田园诗中铺排成一行行高低错落明媚鲜妍的韵脚。秋,原本有点萧条与凄清,是树,让秋充实了,丰盈了。
          ③所有的树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个极致,不是春日单纯朦胧的青涩,也不是夏日笼统一团的翠绿,而是一幅色泽鲜明的油画。A仿佛一夜之间,树有如神助,一下子得了如此多的颜色和光彩,于是树们看上去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青青黄黄绿绿红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黄是耀眼的黄,绿是浓密的绿,红是燃烧的火,很是壮观。B还有一层灰一层紫一层蓝一层绿,挨呀挤呀,争着把自己纳进秋的镜头。秋日的树让人炫目、羡慕。
         ④不是吗?你看,白杨树叶片绿中泛黄,风中翻转着,呼啦啦作响;那银杏叶,漫天的金黄闪亮了整个世界,瞧上一眼,黄色便浸到心里,洇开一片;枫醉了,满头满脸的红,那红,层次分明,猩红、粉红、鲜红,如珊瑚灼海,红云万匹,恍若"万千仙子洗罢脸,齐向此处倾胭脂";间杂嫩青老绿的松柏,美不能言。就连临水之树,倒影亦是泼红嵌黛,光鲜明亮,偶有雁儿穿梢而过,直疑是人间仙境。
         ⑤树与秋的相逢,可是初秋的一场恋爱、深秋的一次惜别?树对秋倾尽了生命中的所有。
         ⑥树用一春一夏的生发成长,于秋日悄悄地捧出无数硕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众多奉献者中,有树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名字。这些名字都沉甸甸地化作秋的美丽别称:金秋。
        ⑦树与秋同进共退。树叶的生命在深秋走到了尽头,树叶下落的姿势轻俏曼妙,那是树与秋美丽的拥抱。四季分明才是真正的四季,落叶之美无法形容,且不会让人觉得伤感。都说努力应从春日始,窃以为却是秋天方能给人以无言的启示,正是目睹了秋日落叶的从容静美,才会有种强烈对比,更加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催人奋进,教人惜时,将平生的理想抱负酝酿一冬,来年开春厚积薄发
         ⑧即使叶子全掉光,树细细的枝杈如同蛛网,也会伸展柔韧的枝条,疏疏勾勒,在蓝色天幕上随意画出万千种形态各异的图画。即使落到地面的叶子,也用最后的力气将地面铺成红红黄黄的地毯,任凭孩子跳过,行人踩过,秋风巡察,秋雨点将。
        ⑨疏忽自己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树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美。树看不见,它只知道用自己的色彩和生命,涂抹着秋,展示着秋。倘若树会说话,那便是树最纯朴最美丽的语言。
        ⑩如果大地没有了树,山是孤独的,水是寂寞的,鸟的窝搭在哪呢,风又会和谁打招呼呢,而秋,还有什么意义呢?湖泊,秋天,斑斓的树,这就是一个让人神往的童话仙境了。不事张扬且能荡人魂魄的,莫过于秋日的树,此时的树,走进了一种境界,滤去春夏之际的浮躁喧嚣,变得沉稳安静,淡定通达。
        ⑪树为秋画了一个丰实厚重而完美的句号。一棵棵一行行仅剩枝干的清瘦的树,静立着,一身素净,步入风飞雪舞的寒冬。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礼  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酣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   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疏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妄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兵,本匡王宣,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①代王侑:杨侑,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②唐公:唐高祖李渊起初的封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