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非常精彩,“怒号”二字写出秋风威力之大,“卷”“飞”“渡”也呼应风之猛烈。 B、“忍”“欺”写出了作者面对群童抱茅而去的愤懑和无奈。 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中的“铁”字,既写出天气的寒冷难耐,又写出被子的陈旧,表现作者生活极其贫苦。 D、“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诗人只是因为屋破漏雨,长夜难熬,才睡不着觉的愁苦情绪。
(2)、班级要举办杜甫诗歌朗诵会,你想朗诵这首诗。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体会杜甫的处境或情怀,你打算选一幅图作为朗诵背景。你会选择下面两幅图中的哪一幅?请结合这首诗的相关内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甲                                                         乙

举一反三
班级里组织了“跟着古人学交友”活动,同学们引经据典,搜集阅读古人关于“交友”的诗文,整理出了以下材料。请你一起完成以下活动。

【梳理资料】

(甲) 送韩侍御之广德

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注释】①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三年(758)。韩歆被贬为广德令,李白为其送行。韩侍御即韩歆。②贳(shì)酒:赊酒。③倾:尽,用尽。④泉明:陶渊明,唐人为避唐高祖李渊讳,“渊”字尽改为“泉”字。这里把韩歆比作隐居的陶渊明,这是对他的安慰和赞美。

(乙)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 , 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 ____,见孺子 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 ,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对曰:“ 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注释】①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②告归乡里:请假回家乡。③孺子:小孩子,指张劭的子女。④克:约定 ⑤具:详细。⑥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⑦审:确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