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②文体明确,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校名等信息。
有人在一网络社区的知识问答版做版主,每天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提出的问题,其中一网友诉苦说:“朋友间总是喜欢背后议论别人,说谁美谁丑,谁好谁坏,谁的能力大谁的能力小,谁哪件事做得好谁哪件事做得不好……听到了,心里老觉得不舒服。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这位版主,请你告诉这个诉苦的网友,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年的春节,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席卷而至,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共同对抗疫情。白衣天使们,志愿者们……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他们作为生命的逆行者,开启了2020年的新篇章。
现在,疫情仍未过去,生活重新开始。复工、复学,上班、购物,在这个春天,我们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以《生命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明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近日,关于中小学生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将大幅增加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整个小学六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面对此种情况,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点赞,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就需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质疑,认为有些古诗文晦涩难懂,中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强行背诵,也给人囫囵吞枣的感觉;还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初衷很好,接下来还应注重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平台和方式去传承和表达,让中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新力量。
你对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做法有何个人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指路明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人们渴望成为英雄,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英雄,大多数人常常是平凡度过一生,他们同样是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四章》)
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子散文光耀日月,化育后世。读了以上两句话,作为当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