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万侍郎书

(明)归有光

    居京师,荷蒙垂盼,令十余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绝而少变。而大臣好贤乐善、休休有容之度,非今世之所宜有也!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成盛德高谊之名,令海内之人见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逮志,动与时忤。然一念为民,不敢自堕于冥冥之中,拊循劳徕,使鳏寡不失其职。发于诚然,鬼神所知,使在建武之世,宜有封侯爵赏之望。今被挫如此,良可悯恻。流言朋兴,从而信之者十九;小民之情,何以能自达于朝廷?赖阁下桑梓连壤,所闻所见,独深知而信之。时人以有光徒读书无用,又老大,不能与后来英俊驰骋,妄自测傲,不待问而自以为甄别已有定论矣。夫监郡之于有司之贤不肖,多从意度;又取信于所使咨访之人,祗如不嗜其人之面,望其影而定其长短妍丑,亦无当矣。如有加以私情爱憎,又如所谓流言者,使伯夷申徒狄复生于今,亦不免于世之尘垢,非饿死抱石,不能自明也。

    昨者大计群吏,仅免下考。今已见谓不能为吏,又使匍匐州县,使益困迫而失其所性,辗转狼狈,不复能自振于群毁之中。夫以朝廷爱惜人才,当使之无失其所。如有光垂老,不肯自摧挫,以求进于天子之科目,至三十年而不退却。一旦得之,使之从百执事,齿于下列。不敢望公孙丞相桓少傅,仅如冯都尉白首郎署,亦足以少答天下之士,弹冠振衣,愿立于朝之志矣。今之时独贵少俊耳,汉李太尉尝荐樊英等,以为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以备顾问者,怅然为时惜之。有光顾何敢自列于昔贤之所荐,而番番良士,膂力既愆 , 我尚有之,以为国家用老成长厚之风,此亦当今公卿大臣之所宜留意者也。有光今已摧残至此。夫士之所者气耳,于其气之方盛,自以古人之功业不足为,其稍歉则犹欲比肩于今人,其又歉则视今人已不可及矣。方其久诎于科试,得一第为州县吏,已为逾分;今则顾念养生之计。欲得郡文学,已复不可望。计已无聊,当引去之。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倶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不于此时求住泊所,当何所之乎?

    兹复有渎于阁下者,自以禽鸟犹爱其羽,修身洁行,白首为小人所败。如此人者,不徒欲穷其当世之禄位,而又欲穷其后世之名,故自托于阁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则万口不足以败之。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后世以为准。有光甘自放废,得从荀卿屈原之后矣!

    今兹遣人北上,为请先人勅命,及上解官疏,并道所以。轻于冒 , 无任惶悚。不宣。

【注】①万侍郎,即万士和,明嘉靖年间进士,隆庆时升任户部右侍郎,不久改任礼部侍郎。归有光(1506—1571),明代著名散文家,此信写于隆庆二年(1568),归有光六十岁才中进士被授予长兴县令,在任时,因采取了不利于豪门大户的措施而遭怨恨,改任副职通判。对此归有光颇多怨言,曾两次上疏请求辞职。②膂(1ǔ)力既愆,体力不支、衰老。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被挫如此        枉曲、冤枉 B、齿于下列            羞耻 C、夫士之所者气耳    依仗 D、轻于冒            轻慢、亵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光是亦不自嫌外      犹不能不之兴怀 B、又使匍匐州县          吾长见笑大方之家 C、当引去之              其疾病 D、不于此时求住泊所      二虫又何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中作者陈述了为长兴县令时一心为民的政绩,本应有“封侯丹赏之望”,但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不应有的打击,其怨与伤的感情溢于言表。 B、作者揭露了官场上流言诽镑,巡按御史甄别官吏“多从意度”,偏听“咨访之人”的不良风气,并以东汉李太尉举荐樊英等老臣为例,希望朝廷能重用老臣。 C、行文结束时,作者以“禽鸟犹爱其羽”相喻,认为万侍郎一生修身养性,洁身自爱,他一定能赏识和理解自己。 D、该文感情真挚,文风委婉曲折,作者悒悒不得志的心态跃然纸上,但使人感受到他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俱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逮志,动与时忤。

②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太平州学记

宋 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有边事,当涂兵之 , 上下震揺。侯下车 , 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办。贤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乔,字仲彦,南阳人也。少为秘书郎,建威将军王戎引为参军。伐吴之役,戎使乔与参军罗尚济江,破武昌,还授荥阳令,迁太子洗马。以诛杨骏功,赐爵关中侯,拜尚书右丞。豫诛贾谧,封安众男,累迁散骑常侍。

齐王冏为大司马,初,嵇绍为冏所重,每下阶迎之。乔言于冏曰:“裴、张之诛,朝臣畏惮孙秀,故不敢不受财物。嵇绍今何所逼忌,故畜裴家车牛、张家奴婢邪?乐彦辅来,公未尝下床,何独加敬于绍?”冏乃止。顷之,迁御史中丞。冏腹心董艾势倾朝廷,百僚莫敢忤旨。乔二旬之中,奏劾艾罪衅者六。艾讽尚书右丞苟晞免乔官。张昌之乱,乔出为威远将军、豫州刺史,与荆州刺史刘弘共讨昌。

惠帝西幸长安,东海王越承制转乔安北将军、冀州刺史,以范阳王虓领豫州刺史。乔以虓非天子命,不受代,发兵距之。颍川太守刘舆昵于虓,乔上尚书列舆罪恶。河间王颙得乔所上,乃宣诏使镇南将军刘弘、征东大将军刘准、平南将军彭城王释与乔并力攻虓于许昌。舆弟琨率众救虓,未至而虓败,虓乃与琨俱奔河北。未几,琨率突骑五千济河攻乔,乔劫琨父蕃,以槛车载之,据考城以距虓,众不敌而溃。乔复收散卒,屯于平氏,河间王颙进乔镇东将军、假节,以其长子祐为东郡太守,又遣刘弘、刘准、彭城王释等率兵援乔。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壁刘琨分兵自荥阳率兵迎越,遇祐,众溃见杀。乔众遂散,与五百骑奔平氏。帝还洛阳,大赦,越复表乔为太傅军谘祭酒。越薨,复以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东坡云:“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 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江夏辨疑》云:“周瑜败曹公于赤壁,三尺之童子,能道其事,然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之侧,竟陵之东;竟陵今复州。 一在齐安郡之步下;齐安今黄州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今属汉阳县予以谓郡之西南者正曹公所败之地也。按《三国志》,建安.十三年七月,曹公南征刘表,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既而琮降,备走夏口 , 冬,公自江陵征备,至赤壁,战不利。又《周瑜传》曰:‘备进住夏口,孙权遣瑜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夫操自江陵而下,备与瑜由夏口往而逆战,则赤壁明非竟陵之东与齐安之步下者也。故郦道元《水经注》云:‘江水又东,左径百丈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也。江水又东径大军山南。’由是观之,以大军山而考,合其出所,可以无疑矣。”

(节选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注】①《江夏辨疑》作者王得臣,北宋学者,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②夏口,即夏口城,在三国时期为孙

权所筑,南北朝时夏口为江夏郡的治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