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①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②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③“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④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⑤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⑥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⑦“这是怎么啦?”妹妹慌慌地说。

    ⑧“月亮出来了嘛。”我说。

    ⑨“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⑩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⑪“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

    ⑫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

    ⑬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⑭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⑮“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⑯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1)、理清选文思路,将情节的发展与“我们”心理的变化按顺序填在下面表格中。

(2)、文中的“我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请分析第四段划线句子“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的妙处和作用。
(4)、如何理解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雪之韵

    ①春节过后几天内连降两场瑞雪,洋洋洒洒飘然而至。

    ②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未等雪停便大呼小叫般涌到广场的小花园,打雪仗、堆雪人,肆意狂欢。也难怪乎,久旱的城市空气干燥,尘土飞扬,一场大雪犹如甘霖滋润着大地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③天已放晴,逐渐转蓝,远处的天际透着暖而柔的阳光,金丝般地洒落在乡野城镇。白的雪,金的光,如画般美丽。晶莹洁白的雪驱却了冬日里的雾霾,荡涤着人们心头的干涸和焦躁。天地之间是那样的亮丽清新。

    ④随着瑞雪的纷飞,似乎听到了春的声音。花园一角少有的几株梅树,静静地任雪花抚弄和亲吻脸颊。遥望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她是个不争荣宠的角色,悄悄地退隐一隅,微笑地注视着漫天飘洒的雪花,静静地迎候着春天的到来。玉兰树的枝头已鼓出胖乎乎的花苞,花苞的顶尖上已吐出细的绒毛,青色泛银,饱含着生命力,似瞬间要吐出春色。垂柳枝条已然柔软而婀娜,泛着浅青色,随风摇曳。春的脚步透着润润的气息悄然而至。

    ⑤雪孕育着春色、生命,乃至万物。她有冰洁的品格、深邃的睿智,给人启迪。难怪乎人们那么爱雪、爱颂雪。雪亦是心灵和境界的映衬和写照。古今先哲文人对雪的咏叹、称颂俯首皆是。秦汉时多有壮景抒怀的边塞诗词,唐宋则多为表述闲情逸致和赞美雪景的诗词。叹为观止者莫过于毛泽东。20世纪40年代一首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彰显了词人广阔的胸襟和高远的志向,指点着不可逆转的人间正道沧桑。

    ⑥雪虽不大,但却温文尔雅、慢悠悠地下了一昼夜。原野城郊似被浸染和洗涤了,四处升腾飘荡着湿气、润气、瑞气。人们如同沐浴了一场春雨,身心格外清爽。

    ⑦孩子们蹚着没过脚面的雪,四处奔跑忙着在堆雪人。铲雪、运雪、堆雪。花园中堆起的小雪人,有的翘着嘴角,一副恶作剧的模样;有的下弦月般地弯着双眼,一脸笑嘻嘻的憨态;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倒扣着方便面的盒子,俨然绅士般颇有风度。小家伙们创意极佳,把公园装扮成了童话世界。环视四周,满院子都是狂欢的孩子们,嬉笑追逐打闹,弄得满身都是雪渍,头发、眉毛、脸蛋都沾着雪花。特别是那通红的小脸蛋、清澈明亮的双眸、清脆悦耳的笑声,活灵活现的一群春娃娃。

温暖的亲情,是我们与生活搏斗的底气。请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题。

我的母亲

丰子恺

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有柔软的厚壁,凌空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 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 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

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其他了。

④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

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⑤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告诫我待人接物求学 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了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⑥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唯假期归家。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⑦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⑧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 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从我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仰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 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激,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震动。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

和有力的勉励。

【注释】文中“表出”意为“表现出”。

(文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