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欲其林

②如有所

③而计其长不盈寸

举一反三
 古诗文阅读

【甲】

题弟侄书堂

唐·杜苟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自强不息是锲而不舍,是刚毅坚韧,是勤学苦思,更是一种坚守初心,砥砺奋进,请你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完成任务。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

钱文端苦学

钱文端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手,肤为之坼。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级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江浙大老”之目,可谓荣已。回忆童牙孤露 , 饥寒逼人,虽寤寐中当无此冀望。士之匿影蓬荜,憔悴谋生者,观于公无自戚戚也。

(选自《郎潜纪闻初笔》,有删改)

【注释】:①盥(guàn):洗。②坼:裂开。③缒: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④孤露: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学校文学社推出《唐朝那些诗人·高适》专栏,为我们讲述灿若繁星的唐朝诗人的故事。请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并完成题目。

【甲】旧唐书·高适传(节选)

    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 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 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盈毒,未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乙】唐才子传(节选)

    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 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丙】别董大(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有道科:唐朝科举制科的一个科目,兴于汉代。天宝八年,高适经推举考中此科。②翰:哥舒翰,唐朝名将,曾屡次打败吐蕃,爵至凉国公。③虿(chài):古书上所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④衮衮:同“滚滚”,大水奔流不绝、旋转翻滚的样子。⑤至德:唐肃宗李亨年号。后文的大历是唐代宗李豫年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醉翁亭记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武昌九曲亭记(节选)苏辙

    ㅤㅤ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ㅤㅤ江之南武昌诸山,中有浮图精舍 , 依山临壑,萧然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子瞻策载酒,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扫叶席草,酌酒相劳。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ㅤㅤ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ㅤㅤ及其既 , 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亦受牵连被谪。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辙到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弟兄俩载酒泛流,到武昌九曲亭游玩,写了这篇游记。②子瞻:苏轼的字。③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长平之事 , 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民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铺馈,以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发军虽其煎臣料赵国守备亦以矣。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节选自《战国策·中山策》,有删改)

【注】①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②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③长平之事:公元前260年, 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发生的战事。④五校大夫王陵:五校大夫,官职。王陵,秦国大将。校,军队编制单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