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江苏卷)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旧报纸,若是卖给收废品的,一斤大约三四毛钱。但上海吴江路就有一家老报纸馆专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日报》和《文汇报》等老报纸,每张能卖到200多元。原来,商家打出的宣传是这样的:为自己或者是亲人买一份生日老报纸吧!颜色已发黄的老报纸配以充满怀旧情调的包装,就有一些历史的韵味。顾客主要是二三十岁的上海市民,他们或者购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报纸,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或者买来赠送给长辈,已引起长辈对青春的回忆。三四毛钱一斤的旧报纸得以卖出每张二百多元的高价,价钱翻了千倍以上,可谓极高的附加值了。可商家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曾引来多少人的嘲笑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择恰当的角度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及套用材料内容;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一枚果实孕育了三粒种子。果子成熟了,外壳开裂,它们要寻找各自的位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第一粒种子选择了高崖的缝隙,它顽强地发芽生根成长,最终长成一棵树,咬定青山,独立崖壁,令人惊叹感奋,诗人把它写成励志诗篇。第二粒种子选择了平原沃野的大路边,它同样发芽生根成长,终于长成一棵树,撑开了一片巨大的绿阴,为过往的行人搭起了一个天然的帐篷。第三粒种子随随便便地选择了一户人家的墙缝,它同样发芽生根成长,终于把这户人家的墙撑开了一条裂缝,后来裂缝越来越大,墙体变形、倾斜,最终墙倒了,树也倒了,还伤了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论语》里有如下记载: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段话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子贡问孔子:“一个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子贡又问:“一个乡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还不行,最好是一个乡的好人都称赞他,一个乡的坏人都讨厌他。”
请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2017年12月,网络新词“佛系青年”又刷屏了。“佛系青年”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陈述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不脱离材料意义,自选文体,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959年3月,晚年的胡适发表了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容忍与自由》,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该文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很大反响,直到今天,依然争论不断。
“容忍”和“自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时代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我们对这些说法的理解也会不一样。请以“致胡适先生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