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2019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大联考(3月)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⑥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⑦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⑧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⑨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⑩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⑪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⑫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⑬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⑭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⑮这是我的起点。

(选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②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④乡人敬惜字纸

(2)、本文语言简洁生动,表现力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不同角度赏析以下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作者余秋雨是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最后的阳光》,完成文后题目。
                                                                                   最后的阳光   
                                                                                     邹扶澜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女孩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给我写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是的。”男子笑着点头。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她读着,觉得真是神奇极了。
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信,整天哭哭啼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小女孩捧着信,感到惊奇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困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那里是如此的广博和深奥,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朦胧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钦敬的人了。
      20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来,她开始研究他,揣摩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出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30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她说:“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作品,当我能慢慢品味出那个善意的‘欺骗’背后蕴藏的大爱和无私时,我就知道,我的生命从此再也无法和一个人的名字分开了。那与其说是一些书信,不如说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火车驶向春城的黄花小镇,窗外不时闪过的景象,陌生而又熟悉。我小心地抱着书包,紧贴在胸口,那里面,装着我十年的秘密。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期盼?是激动?或者,两者都有吧。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感觉到心跳竟是如此的强烈!有些印象,毫无由来,却异常清晰。

       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此时的心,竟然那样宁静。我静静地走过去,推开那扇玻璃门。这个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站在大厅,我有点手足无措。保安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不知所以地点点头,也不知怎么的便坐在了靠门口的座位,因为我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

       3点半,3点40,3点45……我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我的心紧张起来。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老人说。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是他俩,就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

       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当我终于走向独立,大学毕业,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的时候,我要完成感恩的心愿。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魂牵梦绕的一切。

       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

       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

       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父亲,母亲,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选自《读者》2013年第11期,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乃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⑦“日出”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⑪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⑫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⑬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忪,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踏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⑭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泰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由久的演出开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到了。和预期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是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⑮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⑯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⑰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阅读《迎着风,一顶草帽》,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爸爸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一边看守麦子,一边和家人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功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爸爸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白天,一场活忙下未,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叉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样子,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拌跤。也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得那样夸张,仿佛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就从来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酸了,他才停下来擦汗

⑥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⑦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春天时,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那时候,我总会说,爸爸真是个发明家!

⑧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你们要一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我的眼泪簌簌地流下来,我明白“重操旧业”的意思。

⑨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阅读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 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 他是个苦命的娃。 也的确, 父亲十二岁丧父, 不得不辍学到 石灰窑工作, 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 有人说, 老刘命好, 三个闺女乖巧孝顺; 也有人说, 老刘命好, 夫妻俩没红过脸, 恩爱  有加; 还有人说, 老刘命好, 从来不跟人闹意见。 父亲乐呵呵地说, 细水长流嘛。 别人不懂父亲这话 是什么意思, 摸着脑瓜皮说, 老刘可真逗, 说你命好, 你还不乐意咋的? 是啊, 别人觉得, 细水长流  和命好放在一起, 这是哪跟哪啊? 但我最明白, 父亲的意思是说, 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 水长流, 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 继为人母, 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 ”挂在嘴上, 当然, 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 但是, 今年夏天, 父亲的“细水长流 ”刚一 出口, 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 老天爷太吝啬了, 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 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 打了 蔫。 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 心急如焚。 可是, 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 根 本修不出渠来。 再说, 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 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 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 父亲得令而行, 两人不顾炎炎  烈日, 在棒子地里穿梭, 割伤了脸, 衣服都湿透了。 最终用三个小时, 浇了三家的地。 中午, 我赶回  娘家, 替父母准备好午饭。 母亲向来身体不好, 回到家, 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一个劲擦汗; 一 向  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喘着粗气。 我埋怨他们, 这么大的岁数了, 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

就是旱死了, 不就一年没收成吗? 母亲一 听, 跟我急了, 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我  不敢再接话, 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 母亲便自言自语, 三个小时, 差点把命搭进去, 不知道那两家知  不知情。 父亲说, 干了就啥也别说, 细水长流。 母亲吼道, 水都干了, 还流啥? 父亲一 向害怕母亲, 见母亲发脾气了, 连一 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 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 按理说, 他们没出力, 总该给点钱吧! 父亲说, 也不是人家让 咱们浇的, 爱出不出吧。 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 但还是那个意思。 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 发火, 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 我跟父亲唠嗑, 父亲说, 这人啊, 愿意活得累呢, 就会累; 愿意活得轻松呢, 就会轻 松。 我说, 是啊, 细水长流。 父亲笑笑说, 可是, 你妈有的时候, 就是不明白这个理。 我说, 妈活得 比你累。 父亲说, 所以, 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 再说了, 夫妻之间也是一样, 不能啥都计较, 还是 那句话, 细水长流。 父亲说完, 嘿嘿笑了几声, 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 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丫头, 还是你爸说得对, 真的是细水长流。 原 来, 前几天, 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 一看地早就浇了, 便把水费给了母亲, 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 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 表示感谢。 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 一边说, 你也要记住啊, 这人啊, 可不能太 计较。

       ⑨我瞧了一 眼父亲, 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钱七虎:国之所需,吾之所向

潘彩霞

①如果核弹是锐利的“矛”,防护工程就是坚固的“盾”。钱七虎就是为中国造“盾”的人。从国计到民生,“‘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兴趣,就是我的追求与幸福所在。”不同时期,多重角色,他都演绎得精彩纷呈。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七虎靠着政府的助学金得以继续学业。母亲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要只想着自己好,还要想到别人。”1954年,即将中学毕业的他被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选中。入校后,钱七虎被分配到防护工程专业。守在书堆里,他心无旁骛。松花江封冻了,融冰了,这壮丽的北国风光,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在学院待了六年,他回过一次家。

③1960年,作为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钱七虎被保送到苏联深造。“那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节衣缩食,供我们在国外求学,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啊,一定要为国争光,用成绩报效祖国。”没有休息日,每一天都争分夺秒,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在苏联获得工学副博士学位。

④学成归国后,钱七虎到西安工程兵学院任教。那时,新中国面临着外部的“核威胁”,设计出能够抵御原子弹爆炸冲击的地下飞机洞库门迫在眉睫——既要让放在地下的飞机不被损坏,还要保证库门正常开启,让飞机能够出来反击。

⑤这一使命,落到了钱七虎的肩上。

⑥“我有任务,走了。”留给家人一句话,钱七虎匆匆奔赴戈壁滩。当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时,他和同事们穿好防护衣,冲进核爆现场……科研之路举步维艰,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作的进行基本只能靠手算,精度差,效率低。

⑦尽管困难重重,钱七虎并没有被吓倒。他大胆探索,在计算方法上,决定采用当时刚刚兴起的有限单元法。大量的计算工作需要使用大型计算机,这在当时只有少数几家科研单位有。好不容易协调好了“蹭机”事宜,新的困难又摆在面前:不懂计算机语言。当整个团队束手无策时,钱七虎拿着“天书”一样的说明书,把自己关了起来。几天后,他站到了同事面前说:“可以上机操作了!”

⑧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历经无数次失败,又进行无数次创新。1975年,由钱七虎主持设计的,我国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强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了成果鉴定。1978年,他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⑨他说:“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一人拿矛,一人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⑩带领着团队,钱七虎不断攻克难题,完成了若干个绝密地下工程,为国家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⑪“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是什么。”在军工之外,钱七虎把科研触角伸向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国计民生的路上,钱七虎步履不停。多年来,长江发生的航船撞桥事故引起他的关注,他建议修建长江隧道。

⑫2005年,相关工程开工建设,68岁的钱七虎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江地质条件复杂,对于设计单位提出的传统“沉管法”,钱七虎否定了:“我们的工程是要用上百年的!”他提出,使用深埋盾构法,更适合长江南京段的地质环境。凭借精深的专业知识,钱七虎预见到,复杂地质将会加剧盾构机刀具的磨损,提出将刀具由带压换刀改良为常压下换刀。2008年8月,盾构机真的突然停止工作,所幸团队准备充分,在钱七虎指导下,刀具得到了改良,隧道掘进再次启动。2010年,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后来,南京长江隧道获得“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十多个奖项。

⑬成就不可磨灭,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瑾晖基金”——这个基金由他设立,从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对母亲,“没尽到孝道”,是他永远的遗感;而对妻子袁晖,夫妻分居长达16年,她承担了太多,他觉得愧疚;唯有对国家,钱七虎底气十足:“这一路走来我都是听党的话,我无怨无悔、问心无愧。”

返回首页

试题篮